稿件搜索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股票代码:601997)

  二〇二五年四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

  一、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二、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三、本行第六届董事会2025年度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4月28日审议通过了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9名,亲自出席董事8名,因工作原因,周业俊董事委托张正海董事长表决。

  四、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行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本行董事长张正海先生、行长盛军先生、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李松芸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李云先生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

  本行董事会建议,以普通股总股本3,656,198,076股为基数,向登记在册的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9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060,297,442.04元(含税)。上述预案尚待股东大会批准。

  七、本年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说明为母公司数据外,均为合并口径数据,货币币种以人民币列示。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本行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承兑;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业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贷款业务;基金销售;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各项代理业务。外汇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国际结算;外币兑换;同业外汇拆借;结汇、售汇;资信调查、咨询和见证业务。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4年,银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持续增加,更加精准高效。银行业总资产保持增长,金融服务持续加强,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流动性指标保持平稳。2024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44.6万亿元,同比增长6.5%。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11.19%,较年初上升6.05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为154.73%,较年初上升3.13个百分点;净息差1.52%,较年初下降0.17个百分点;2024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下降2.32%。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6%,较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8.08%,较年初下降6.86个百分点;净息差1.38%,较年初下降0.19个百分点。2024年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546亿元,同比下降13.14%。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注:1.公司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36号)的规定,采用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编制财务报表,将基于实际利率法计提的利息计入金融工具账面余额中,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收到或尚未支付的利息在“其他资产”或“其他负债”列示。除非特别说明,本报告中提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吸收存款”及其明细项目均为不含息金额。

  2.公司于2018年11月19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5000万股,增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93亿元。公司此次发行的优先股计息起始日为2018年11月22日,按年派息。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优先股股息发放方案并于2024年11月22日发放了2024年的优先股股息。本表中的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考虑了已发放优先股股息的影响。

  3.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

  4.净利差=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平均付息负债付息率;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平均生息资产。

  5.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部分)/期末普通股股本总数。

  6.非经常性损益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的定义计算,下同。

  (二)2024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 千元

  (四)补充财务指标

  注:1.迁徙率为合并口径,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规定计算。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2.截至2024年末,本行次级类贷款迁徙率较上年末上升,主要是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同比增加3.40亿元;2024年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以对公贷款为主,主要是部分大额贷款客户处置难度大、处置周期较长,未能在2024年完成处置,故按分类办法下迁其分类等级,后续本行将持续推进此类客户不良贷款清收处置。

  (五)资本结构、杠杆率及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1.资本结构及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1.以上为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计量的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及信息;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公司将同步披露《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详见公司网站(www.bankgy.cn)。

  2.并表口径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包括所有分支机构以及附属子公司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杠杆率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计算,更多相关信息详见本行于官方网站(www.bankgy.cn)披露的《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

  3.流动性覆盖率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以上指标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于2018年5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计算。

  4.净稳定资金比例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以上为并表口径(含不适用该指标的贵银金租公司),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于2018年5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计算。

  (六)贷款五级分类情况

  本行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监控贷款组合风险状况。贷款按风险程度总体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及损失五大类,细分十二级。五大类中最后三类被视为不良贷款和垫款。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控,加强对新增业务风险防范,有序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处置,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截至报告期末,贷款总额3,391.42亿元,不良贷款余额53.48亿元,较年初增加1.83亿元,不良贷款率1.58%,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七)股东情况

  1.股东总数

  2.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东(或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注:仁怀酱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持有的本行68,159,688股股票均为信用账户持有。

  3.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前十名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

  4.报告期末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5.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量及限售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无限售股。

  6.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为前10名股东

  不适用。

  7.普通股股份质押及冻结情况

  就本行所知,截至报告期末,本行484,717,252股股份存在质押情况,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3.26%;28,070,335股股份涉及司法冻结情形,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0.77%。本行147,908股被质押的股份涉及司法冻结,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0.004%。

  (八)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单位:股

  第三节重要事项

  一、报告期内的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增动能、提效能,不断优化经营策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构建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标准和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7,056.69亿元,较年初增加176.01亿元,增长2.56%,继续保持省内第一大法人金融机构地位。贷款总额3,391.42亿元,较年初增加151.01亿元,增长4.66%,占资产总额比重较上年提升0.97个百分点,核心资产保持增长,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存款总额4,192.08亿元,较年初增加189.88亿元,增长4.74%,存款付息率和总负债付息率均有所下降,负债成本的适当性得到提升。零售业务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持续提升,储蓄存款余额2,145.42亿元,较年初增加249.11亿元,增长13.14%。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1.18%,较年初上升3.80个百分点。

  经营业绩总体平稳。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同比下降1.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4亿元,同比下降7.1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3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总资产收益率0.76%。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本行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叠加LPR利率下行带动新发放信贷资产利率下降,以及存量资产利率调降、资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利息收入同比减少;二是本行持续强化风险抵御能力,前瞻性加大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力度。

  监管指标保持稳定。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58%,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本行做实资产分类,加大潜在风险管控,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得到改善,逾期额、逾期率、逾期剪刀差实现三降。拨备覆盖率257.07%,较年初上升12.57个百分点;拨贷比4.05%,较年初上升0.15个百分点。资本水平保持充足,资本充足率15.20%,一级资本充足率14.0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94%,较年初分别上升0.17、1.10、1.10个百分点,均符合监管要求。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分析

  (一)主营业务分析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业务收入分布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166.48亿元,较上年增加3.43亿元,增长2.10%,主要系发放贷款及垫款规模增加所致。信托及资管计划利息收入较上年减少24.38亿元,主要是由于本行压降非标规模以及调降存量资产利率所致。其他项目收入较上年增加24.38亿元,主要因年末债券收益率下行,投资收益较上年增加11.2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增加9.71亿元。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营业收入地区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1.贵阳地区包括总行;

  2.营业收入按地区分布情况不包含子公司的营业收入。

  4.财务报表中增减变化幅度超过30%的项目及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二)资产情况

  1.贷款和垫款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391.42亿元,较年初增加151.01亿元,增长4.66%。由于本行积极落实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金融支持化债工作,稳妥配合地方融资平台压降债务规模,提前结清部分存量贷款导致贷款增速有所放缓。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48.06%,较年初上升0.97个百分点。对公贷款(含贴现)余额2,887.15亿元,较年初增长4.91%,占贷款总额比例为85.13%;个人贷款余额504.26亿元,较年初增长3.26%,占贷款总额比例为14.87%。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贷款按地区划分占比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前十名贷款客户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十大客户贷款余额为278.76亿元,占期末贷款总额的8.23%,占期末资本净额的37.93%,主要投向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等领域,整体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单位:人民币 千元

  4.贷款按担保方式划分占比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5.个人贷款结构

  单位:人民币 千元

  6.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7.金融投资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金融投资2,877.07亿元,较年初增加182.06亿元,增长6.76%,本行加强市场研判,适当调整投资策略,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

  单位:人民币千元

  (1)交易性金融资产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交易性金融资产866.22亿元,较年初增加419.91亿元,增长94.09%,主要是国债、基金投资、政策性金融债券、同业存单、其他金融债等投资规模增长。

  单位:人民币千元

  (2)债权投资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债权投资金额(未扣除减值准备且不含应计利息)1,318.00亿元,较年初减少78.43亿元,下降5.62%,其中,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减少65.44亿元,主要系本行逐步压降非标资产规模所致。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较年初增加17.18亿元,主要是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中存量不良资产风险质态有所劣化,本行对该部分资产下调风险分类,加大了减值计提力度。

  单位:人民币千元

  (3)其他债权投资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其他债权投资金额(未扣除减值准备且不含应计利息)711.32亿元,较年初减少136.04亿元,下降16.05%,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同业存单减少。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增加4.51亿元,主要是本行基于对个别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研判,前瞻性对其企业债券增提拨备,企业债券减值准备增加4.12亿元。

  单位:人民币千元

  (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为2.74亿元,较年初减少1,636.90万元,主要是初始成本减少。

  (三)负债情况

  1.客户存款构成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存款本金总额4,192.08亿元,较年初增加189.88亿元,增长4.7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145.42亿元,较年初增加249.11亿元,增长13.14%,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1.18%,较年初上升3.80个百分点,储蓄存款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对公存款余额1,946.90亿元,因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资金活化程度下降,本行对公存款对总存款增长的支撑性有所不足。

  从存款结构来看,本行定期活期存款比为2.15,较2023年末上升0.31,主要受近年来客户风险偏好变化影响,避险情绪推动定期存款意愿增强,活期存款占比有所下降。定期存款相对于活期存款稳定性更强,有利于本行提高负债质量,同时本行顺应存款市场利率趋势,推动定期存款利率下行,有效压降存款付息成本。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截至报告期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余额140.77亿元,较年初减少187.71亿元,主要是因为本行调整优化负债结构,适度压降同业资金规模及占比。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四)利润表分析

  报告期内,本行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较上年减少1.65亿元,同比下降1.09%,其中,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减少24.55亿元,非利息收入较上年增加22.89亿元;营业支出95.10亿元,较上年增加3.70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4亿元,较上年减少3.98亿元,同比下降7.16%,主要原因一是本行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叠加LPR利率下行带动新发放信贷资产利率下降,以及存量资产利率调降、资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利息收入同比减少;二是本行持续强化风险抵御能力,前瞻性加大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力度。本行将在提高实体经济服务质效的前提下,积极加强净息差管控,保持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单位:人民币 千元

  1.利息净收入

  报告期内,本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11.21亿元,较上年减少24.55亿元,主要是受LPR利率持续下行、积极落实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等因素影响,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存量资产利率调降,同时,稳妥配合地方融资平台压降债务规模,发放贷款及垫款增速放缓,信托及资管计划规模减少,利息收入减少金额大于利息支出压降金额。其中,规模因素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10.78亿元,利率因素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13.76亿元。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非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本行实现非利息收入38.10亿元,较上年增加22.89亿元,同比增长150.58%,主要是本行加强市场研判,主动把握交易机会,适度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叠加债券收益率持续下降的市场环境,投资收益较上年增加11.2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增加9.71亿元。

  单位:人民币 千元

  (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投资收益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业务及管理费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升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压降运营成本。业务及管理费39.90亿元,较上年减少0.81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业务费用减少0.23亿元,同比下降3.07%,职工工资及福利减少0.48亿元,同比下降1.88%。

  单位:人民币 千元

  4.信用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本行严格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合理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同时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处置力度,信用减值损失52.83亿元,较上年增加3.85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31.72亿元,较上年减少10.01亿元,主要是由于2023年本行前瞻性对风险资产充分计提拨备,2024年相应减值损失金额下降,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拨备覆盖率257.07%,较年初上升12.57个百分点,拨贷比4.05%,较年初上升0.15个百分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较为充足;金融投资减值损失18.54亿元,较上年增加14.62亿元,主要系本行针对部分风险特征较为凸显的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企业债券,加大了减值计提力度。

  单位:人民币 千元

  5.所得税费用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五)股东权益变动分析

  单位:人民币 千元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5年4月28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