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旅游上市公司年报扫描 入境游有望带来新发展契机
|
![]() |
营收、净利润总额均增长 “去库存”仍是关键
|
![]() |
隆基绿能去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 加速布局BC产能
|
![]() |
贵州茅台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56%
|
![]() |
上市车企去年业绩“冰火两重天” 尾部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
本报记者 殷高峰
4月29日晚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亏损86.18亿元,由盈转亏。
对于2024年的业绩情况,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4年,受行业供需错配非理性低价竞争影响,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受到影响。同时,公司在光伏行业的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也下降较多。此外,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同步增加。
事实上,多家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去年业绩均出现亏损。
“在全球光伏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光伏企业业绩整体承压,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才有可能穿越行业周期。”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隆基绿能加大在BC技术领域的布局,产能和出货量快速提升,有望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业绩承压,但隆基绿能仍在持续加码研发投入。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
“公司在多种电池技术赛道中保持研发领先,是行业唯一不断刷新晶硅单结电池效率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企业。”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目前重点布局的BC技术领域,公司拥有BC电池组件专利数量400余项,建立了全球化、多维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专利布局。
两大BC巨头隆基绿能和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联合多方发布的《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显示,得益于BC量产化的快速推动,规模效应初现,设备、材料等成本投入与TOPCon差距快速缩小,随着主流企业制造良率提升到98%以上,电池效率突破27%,当前,BC的制造成本与TOPCon相比差异已经控制在0.05元/W。
“未来,BC技术仍可以通过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规模效应和技术工艺进步三个方面实现快速的成本下降,预计未来一年量产BC成本将与TOPCon平齐,甚至低于TOPCon。”上述负责人称,公司的HPBC 2.0组件量产效率最高达24.8%,是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组件产品。目前,BC技术效率距离BC的理论极限仍然有2%左右的效率差异。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在未来3年到5年内,BC电池效率会提升到28.5%左右,整体组件效率超过26%。
为满足快速攀升的市场需求,隆基绿能正在加快HPBC2.0量产导入和产能升级。“2024年,公司实现BC产品出货量超17GW。预计到2025年底,公司HPBC2.0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50GW。”上述负责人透露,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硅片出货量120GW,组件出货量85GW到90GW。其中,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四分之一。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