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产业迎来智能化、创新化两大发展机遇之际,东北制药以“数字东药”战略为引擎,通过智能制造与生物创新药双轮驱动,正在完成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驱动型医药集团蜕变。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东北制药研发投入同比激增88%,其细胞治疗领域已布局10余款产品,而数字化生产线更使产品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智能化生产转型:
数字赋能激活“老字号”智造基因
东北制药的智能化升级,既是生产流程的革新,更是管理效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在东北制药原料药厂区203分厂,全球领先的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条生产线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更是凭借数字化“智造”优势在国内国际市场表现出色。这仅是东北制药“智造”转型的冰山一角。
东北制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重塑生产模式,率先建成国内医药智造产业园,实现了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同时,公司还构建了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与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从而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绿色生产,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降低能耗与排放,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化生产的推进,不仅提升了东北制药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更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东北制药凭借智能化生产的优势,正逐步构建起医药“智”造的核心竞争力。
生物创新药布局:
抢占赛道锻造“新字号”核心竞争力
在巩固传统化药优势的同时,东北制药积极布局生物创新药赛道,将生物创新药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以“仿创结合”策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构建了沈阳、北京、上海三地联动的研发布局,形成仿制药与创新药“双创新”驱动模式。近年来,公司凭借“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2021年至今已累计推出22个新产品,研发管线覆盖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及代谢、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领域。2024年通过收购鼎成肽源,东北制药快速切入细胞治疗赛道。其TCR-T、CAR-T产品管线覆盖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适应症,其中DCTY1102注射液已于去年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标志着东北制药在免疫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从智能化生产的“数字蝶变”到生物创新药的“赛道突围”,东北制药以“老字号”的底蕴与“新字号”的锐气,擘画产业升级新蓝图。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研发创新与数字赋能,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CIS)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