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上半年653家A股公司合计斥资逾4100亿元买理财

券商理财产品获认购比例上升,收益凭证产品受青睐

  本报记者 于 宏

  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是A股上市公司提升资金利用效率的常见做法之一。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按认购日期计),A股上市公司已斥资合计超41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总金额有所下降,但券商理财产品的认购比例却从去年同期的5.62%上升至7.6%。其中,券商收益凭证产品尤为受到投资者青睐。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运用闲置资金进行适度的理财产品投资,有利于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获取投资回报,提升公司整体收益水平。”

  券商理财获认购规模

  超300亿元

  今年上半年,已有653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4113.35亿元理财产品(包含到期后再投),总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缩水。具体来看,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购买结构性存款2374.26亿元、银行理财产品478.45亿元、券商理财产品312.71亿元、存款产品311.3亿元、逆回购产品245.78亿元、信托产品125.34亿元、通知存款116.78亿元、定期存款82.5亿元、投资公司理财产品44.29亿元,还通过基金专户购买理财产品21.94亿元。

  对此,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有所下滑,同时出现了一定净值波动的现象,削弱了上市公司的配置意愿。”

  虽然上半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有所降温,但券商理财产品的认购比例却有所上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已有15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312.71亿元券商理财产品,占购买理财产品总金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62%上升至7.6%。

  在上述159家上市公司中,有65家上市公司认购券商理财产品金额在1亿元以上,其中有4家认购金额在10亿元以上。上半年,认购券商理财产品金额居首的上市公司为江苏国泰,认购金额为53.79亿元;其次是瑞泰新材,认购金额为24.85亿元;涪陵榨菜、世运电路的认购金额分别为21.5亿元、10亿元;乾照光电、迪阿股份认购金额均超9亿元。

  收益凭证产品

  具备多重优势

  从上市公司购买券商理财产品的具体种类来看,券商收益凭证产品受到青睐。上半年,江苏国泰认购的31只券商理财产品均为收益凭证,产品期限从7天到334天不等;瑞泰新材认购的14只券商理财产品也均属于收益凭证。

  “券商收益凭证产品受到上市公司青睐,主要得益于其高收益、灵活性、稳健性等优势。”刘有华表示,在存款利率呈下行走势的市场环境中,与传统的银行理财或存款产品相比,券商收益凭证产品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收益,且大型、知名券商发行的收益凭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强,投资风险较低,整体而言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同时,券商收益凭证产品期限多样,可挂钩不同标的,条款设计灵活,能够满足上市公司差异化的资金管理需求。

  除了收益凭证产品外,券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也是上市公司购买券商理财产品的常见选择。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3.03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77%;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2.44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5.21%。同时,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占比从去年末的52.97%提升至55.46%,折射出券商正不断加速向主动管理转型,提升资产配置能力,致力于更好满足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

  “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闲置或投入高风险产品;应在不影响主营业务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挑选收益率高、流动性强的理财产品,并在投资后紧密跟踪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及收益情况,严防投资风险。”余丰慧补充说。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