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657 证券简称:弘信电子 公告编号:2025-74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是 R否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eepSeek掀起的AI浪潮,为全球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普惠性”的AI解决方案,正在“让AI成为所有人的工具”的目标落地。这为公司带来全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融合柔性电子与绿色算力,打造AI软硬件创新解决方案,赋能智能世界”战略,精准把握“所有硬件要结合AI重新做一遍”的历史机遇,深度布局柔性电子研发,深耕核心技术,新产品量产确定突破,工厂稼动率显著提升,在连续亏损四个年度后,FPC业务单季度首次实现扭亏为盈,迎来关键的转折点,随着工厂稼动率的持续提升和出货价格回归,公司的人均产出创出历史新高,业务毛利逐月改善,FPC板块业绩将持续回升,成为公司业绩重要的增长点;AI算力业务目前正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呈现“千帆竞渡,生机勃勃”的态势。自2023年公司以“ALL IN AI”战略入局以来,公司战略布局宏大,团队建设卓有成效,产业切入点精准,业务进展快速,已构建起“算力底座+大模型+AI应用”全栈生态,AI 算力业务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核心资源储备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382.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9.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50.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5.74%。公司始终坚持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7,371.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含子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63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515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
1、AI 硬件创新潮来临,FPC业务开始实现盈利
(1)AI手机、AI PC、AI眼镜、AI服务器等实现突破
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AI手机渗透率已达22%,预计在2025年将突破40%;AI手机叠加国补政策带动国内手机市场的复苏,延续了自2024年开启的复苏趋势,有力的拉动国内手机产业链的需求。AI手机硬件性能升级将有效支撑更大规模模型的端侧部署,推动手机AI任务本地化处理能力持续增强,这对FPC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始终保持对高端FPC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的高投入,凭借在技术水平、产品品质、交付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方面优势,获得国内头部手机品牌的一致认可,公司对终端客户的直供比例及中高端手机的相关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极大改善了公司经营结构,提升了公司的经营质量。
AI眼镜作为集成视觉、听觉、语音等感知交互的端侧硬件,AI眼镜正在成为下一代智能硬件的首选。FPC从“连接件”升级为智能穿戴的“电子神经网”,2025年AI智能眼镜市场将进入到新品密集发布期,AI智能眼镜全球销量有望迎来明显增加。IDC中国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1,280万副,同比增长26%,中国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280万副,同比增长107%;AI PC是PC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带动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升级,为FPC等相关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Gartner预测2025年,AI PC出货量在PC总出货量中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17%增长至43%。预计AI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将高于AI台式电脑,2025年AI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将占到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51%。报告期内,公司在AI眼镜、AI PC的FPC应用方案在与知名客户的合作中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进行供货,后续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AI服务器用FPC的技术突破,当前主要集中在高密度互连(HDI)、多层软硬结合板设计以及散热优化,FPC方案能满足最新能效标准,这些技术进入量产阶段,将直接推动AI服务器算力密度与能源效率的提升,未来将有机会进一步突破热管理和空间限制。报告期内,公司的液冷漏液监测FPC应用方案顺利取得某头部AI算力服务器散热客户的订单,已经量产并出货,未来双方将进一步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此外,FPC 核心优势在于三维动态适应能力、超薄高集成设计以及抗机械应力特性,能完美匹配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重量和空间限制需求。类脑机器人采用FPC脉冲神经网络,实现传感器-处理器的毫秒级反射弧;植入式FPC可实现脑控机器人双向信号交互,癫痫预警响应速度达0.1秒。高柔性、高集成的FPC有望从“可选”变为“刚需”,公司在长期的客户服务过程中,对此亦沉淀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行业发展探索。
(2)FPC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行业的出清与升级并行
国内柔性电路板(FPC)行业呈现“强者恒强,弱者退场”的鲜明分化,整体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在行业需求分化和技术创新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头部企业业绩亮眼,扩张加速;尾部企业在政策与市场压力下被迫出清。这一情形下加速推动FPC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头部企业将更聚焦于AI驱动创新、深化国产替代,形成新的产业、技术和资金壁垒。受益于公司一直以来深厚的行业沉淀,凭借在产业布局、生产技术、产品创新和综合客户服务能力优势,高效承接了行业出清带来的市场份额,公司在FPC行业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3)聚集内部革新,驱动管理全面向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持续成熟,管理向“智”已从单纯的“工具应用”阶段迈入深度的“范式重构”新阶段。作为ALL IN AI的公司,深刻理解AI将重构生产管理,其影响不仅限于效率提升,更将重塑管理逻辑与组织架构。公司管理层积极推动管理全面转向智能化的转型,公司生产管理迈向智能精益化,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价值。通过数据驱动决策优化、智能技术重塑流程、数字孪生场景模拟等创新实践,可实现生产管理的全面精细化,既能科学优化生产布局,又能构建成本费用的精准管控体系,在提升成本管控能力的同时,显著增强企业的综合管理效能与市场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FPC业务收入169,420.32万元,同比增长11.57%,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凸显公司作为内资FPC头部企业的实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改善。
2、ALL IN AI 与AI时代历史发展机遇深度契合
(1)夯实绿色算力大底座,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AI业务的战略定位为:算力硬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公司已构建起国产算力芯片与NVIDIA(英伟达)算力芯片资源的战略布局,能为客户提供多场景的算力服务。公司在AI算力产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拥有丰富的关键资源与软硬件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首先是集群自动化管理调度:支持大规模跨集群统一调度管理,服务器、网络、存储资源配置、监控、支持动态扩容、集群组件利用率监控、基础设施故障告警。公司可为合作伙伴在算力产业的投资与运营中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算力芯片采购、服务器整机生产、算力网络组建、算力调度与运营管理,到维保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大幅降低客户进入算力领域的门槛。
公司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核心践行者,围绕“算力+能源”构建绿色算力大底座,将持续在甘肃及东部地区等地布局多元异构绿色算力产业:在天水设立了领先的智能化服务器工厂,提供算力服务器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支持,巩固了算力资源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庆阳打造绿色低碳算力基础设施,能为各类模型、AI应用在训练及推理侧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用户体验,满足不同行业客户不同场景的算力需求。在东部地区布局销售和服务体系,与庆阳“算力大底座”协同,实现东西部算力资源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全力支持国产大模型的技术创新,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2025年8月公司控股子公司燧弘绿色与庆阳市签署《燧弘庆阳绿色智能数字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共建燧弘庆阳绿色智能数字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规划建设用地约500亩,总投资预计128亿元,拟分期阶段性建设。本项目由公司在甘肃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独立建设,或联合公司生态合作伙伴新设合资项目公司的方式,实施本项目中的建设内容。随着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核心客户的算力需求也呈现指数级增长,对G瓦级的超大型智算中心的需求日益迫切。庆阳市是国家“东数西算”八大枢纽之一,是公司算力业务发展和战略聚焦的核心区域,公司作为率先于庆阳布局国产算力、高性能算力双集群的领军企业,始终与甘肃省的发展同频共振。本次双方共同签署的协议(正同步申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是公司着眼于AI算力业务长远发展,所做出的战略性规划布局;是公司再一次前瞻性战略卡位和深耕AI算力业务的重大举措,对于公司未来AI算力业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庆阳市凭借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和完善的绿电交易体系,正加速建设“西部绿电硅谷”,公司将深度借助庆阳的绿电优势,构建“能源+算力”双向赋能体系,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绿电资源与自主技术领域的优势,着力构建集绿色能源与国产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巩固庆阳作为西部算力枢纽的战略地位,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2)坚持技术创新,深化“芯片-系统-平台”全栈能力
公司将持续深化“芯片-系统-平台”全栈创新,抢占高密度、高能效、高性能算力的技术制高点,为国产AI算力生态建设提供标杆示范。公司在智算中心建设、大规模组网、硬件运维、软件调优、算力调度、AIDC的散热技术、芯片维修、芯片配置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和资源积累。团队在算力网络运维、AI相关应用的开发和解决方案实现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技术创新是算力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赋能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加大了在算力领域的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以更大的研发投入驱动算力产业的发展。
公司与燧原科技深度协同,基于国产算力芯片联合研发全球领先的液冷超节点算力机柜。该产品采用革命性架构设计,单机柜集成64颗燧原下一代GPU芯片,实现超高算力密度,PUE≤1.15的极致能效表现,可支撑万卡级GPU集群的分布式训练与推理,突破300B+参数大模型的算力瓶颈;公司已完成新一代液冷技术产品矩阵的研发测试,包括冷板式液冷服务器、浸没式液冷AIDC一体机及浸没式算力POD三大核心产品。面对新一代智算服务器单POD功耗突破100KW的技术挑战,相较传统风冷方案节能30%、减少30%碳排放,为高密度算力部署提供绿色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液冷技术已成为评价数据中心能效水平的关键指标,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将助力构建下一代低碳智算基础设施。
公司创新推出算力集装箱全栈解决方案,该方案特别适配新能源场景,可灵活部署于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基地,实现绿电就地消纳,为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企业等提供快速弹性、绿色低碳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采用ISO标准40尺集装箱预集成供配电、温控、机柜、管理、消防等数据中心子系统,实现工厂预制、调测、整箱运输、现场极简部署的“即插即用”模式,部署周期可缩短至24小时。
研发是算力产业发展的核心源动力。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拟在上海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并拟通过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成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形式、协同国内领先的科技力量,结合客户的正式应用需求,共同针对算力产业涉及的全链路开展深度的研发工作,共同推动国产AI算力服务器产业的发展。此外,公司已经联合上游供应商展开AI服务器和智算中心硬件技术的联合创新和协同研发,多方共同在AI芯片、存储芯片、光模块、电源管理芯片、BMC系统、高速网络交换机、液冷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协同重点突破。
(3)以“国芯国模国用”国家战略为引领,推进智算市场布局
公司以国家“国芯国模国用”战略为引领,通过深度协同国产芯片厂商突破算力瓶颈,联合国产大模型企业打造自主AI核心引擎,并依托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实现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完整产业闭环。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核心践行者、“模芯生态创新联盟”重要推动者,公司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绿色能源,积极引领算力产业向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升级。与合作伙伴一道持续深化“国芯国模国用”战略实施,通过扩大国产算力规模、加强产学研合作等举措。积极为公司构筑兼具技术与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抢占数字基建运营的战略高地,深度契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规划,业务端形成“国产芯片适配-算力集群部署-智能应用赋能”的生态闭环,为核心客户量身打造高性价比且可持续的算力服务供给。
庆阳市是公司算力业务发展和战略聚焦的核心区域。公司作为率先于庆阳布局国产算力、高性能算力双集群的领军企业,在庆阳公司的多元异构绿色算力大底座大规模落地,真正在甘肃省构建涵盖“高性能算力服务器制造+绿色智算中心+AI城市大模型算力底座+赋能千行百业”的完整商业闭环和产业链生态。携手合作伙伴,深度挖掘绿色能源的潜力,为构建绿色算力大底座奠定稳固的能源基石,从根本上破解算力发展中的电力难题。公司通过“算力底座+大模型+AI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以国产燧原万卡集群为AI城市提供算力,建设庆阳AI城市,提供政务、交通、医疗、教育、金融、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吸引相关下游应用企业在庆阳形成集约化的算力消纳,培育和发展庆阳本地化的AI创新生态,全面推进AIGC赋能千行百业,促进庆阳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引领庆阳市乃至甘肃省步入AGI人工智能新纪元,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形成庆阳市独特的AI城市名片。报告期内,公司算力板块确认收入148,172.80万元,同比增长33.85%。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驱动算力基础设施爆发式升级与消费电子硬件生态重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以“算电协同”破解东西部资源错配,政策加速算力普惠化;人形机器人开启商业化,终端AI推动设备从“工具”向“伙伴”进化。面对绿色化、全球化与融合化三大产业趋势,公司战略布局AI算力产业历史机遇:通过构建“芯片-系统-平台”全栈能力,深度咬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重塑业务增长极,完成经营结构优化与战略转型。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