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138 证券简称:晨光生物 公告编号:2025-079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是 R否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4.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15.33%。现将报告期内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业务经营
2025年上半年,受原材料成本下降影响,多数植物提取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但受益于销量增长,天然色素/香辛料/营养及药用类等植提类产品实现的收入增长9.47%,实现的毛利额同比增长了32%,盈利能力显著恢复,毛利率同比提高3.43%。
辣椒红色素紧抓市场机遇,提升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实现销量6367吨,同比增长43%;持续开展抗光性好、抗热性好、水溶性及火锅、裹粉、辣条等场景专用的应用型产品市场推广,应用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辣椒精充分发挥原材料、技术、品牌及销售渠道优势,市场份额大幅提高,报告期内销售1536吨,同比增长81%。
叶黄素市场延续供给过剩态势,价格延续低位。公司继续优化原材料供给结构,国内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推进缅甸等海外原材料基地占比提升;积极推广叶黄素(酯)、玉米黄质等高附加值产品,并针对柠檬黄的应用场景开发专用型产品,推动天然色素在食品饮料中替代合成色素。报告期内饲料级叶黄素销售超2.1亿克,同比微增;食品级叶黄素销售3125万克,同比增长约22%。
香辛料事业部市场开拓顺利,在国内餐饮行业承压的背景下,报告期内核心产品花椒提取物销量逆势增长约23%,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此外,胡椒提取物、孜然提取物、生姜提取物等产品同样保持健康发展。
甜菊糖苷发挥创新工艺带来的成本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报告期内收入超1.6亿元;副产品异绿原酸钠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新型饲料添加剂,丰富了公司动保产品矩阵,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营养药用提取物保持快速发展,番茄红素继续拓展饮料、食品等新应用领域客户,报告期内销量增长约49%,并继续开发新制剂产品,推进对诱惑红等合成色素的替代;水飞蓟提取物、姜黄提取物等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保健食品、中药、原料药等新业务继续发挥公司原材料、科技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不断丰富品类的同时,持续开拓市场。
棉籽类业务受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行情影响,经营环境显著改善,公司严格执行对锁经营模式,强化敞口管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毛利率7.00%,同比提高7.19%,实现扭亏为盈,带动公司业绩显著改善。
2、研发创新
科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大额投入研发,重点开展了辣椒红色素生产工艺改进、甜叶菊综合利用、万寿菊综合利用、姜黄素制备工艺改进、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及提升、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应用型产品开发项目、微囊产品开发项目、微囊粉产品开发等项目。配合业务发展需求,报告期内完成了超临界精馏技术小试平台搭建,建立了生物发酵制备番茄红素的菌种筛选和培养、工程菌构建技术体系。发挥前期搭建的制剂技术平台优势,持续开发高值化制剂产品,针对合成色素的常用场景开发相应的替代产品,助力天然色素对合成色素的替代。积极对接国内外优秀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多个研发项目。
3、人才培育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如期完成校招工作,吸纳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学府的61名毕业生加入公司,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活力。
践行“人与企业共发展”理念,搭建成长平台实现双向赋能,让员工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员工参与多岗位锻炼,通过内部轮岗、子公司轮岗等途径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强化储备干部培养,通过A/B角设置参与部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能力;重视业务人员的全面发展,建立全盘思维,完善信息体系,深化产品认知,逐步成长为“产品经理”;落实生产大学生员工“一人一案”,逐步培养成为车间班长、代班长、车间主任、生产中层及总工等关键岗位的人才;鼓励研发人员贴近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挖掘客户需求,努力成为技术专家。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