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448                                公司简称:华纺股份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2.2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3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2.4 截至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一、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市属国有企业的重要一员,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大力推进实体化发展。

  一、公司主业经营情况

  (一)公司资产、负债、国有资本权益等基本情况

  2025年6月,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36.70亿元。从资产结构看,固定资产占比突出,主要包括生产设备、厂房等,虽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基础支撑,但也导致资产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流动资产中,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偏高,在当前资产规模下,公司正通过加强存货周转管理和应收账款催收,力求改善资产流动性与运营效率。负债方面,银行贷款和应付账款构成主要部分,公司需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密切关注资产负债率水平,进一步控制债务风险以稳定财务状况。

  (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受到中美贸易关税的持续冲击和国内外消费降级等因素影响,当前公司各项经济指标普遍承压。印染布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70%,但相应收入上涨8.68%,销售价格下降0.93%,严重挤压利润空间,公司25年1-6月,净利润亏损3459.54万元,6月底资产总额36.70亿元、负债总额24.95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45亿元,整体经营质量面临显著挑战。

  (三)资产质量及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情况

  从资产质量来看,公司整体资产结构呈现高负债特征。其中,固定资产占比突出虽为生产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制约了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中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偏高,尽管公司通过加强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但结合营业收现比率,资产的周转质量和变现能力仍显薄弱,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从经济效益来看,资产利用效率偏低,未能有效转化为盈利贡献,经济效益呈现显著下滑态势。在税收贡献方面,由于利润总额亏损及经营质量下滑,公司纳税能力相应减弱,税收贡献较往期出现大幅下降,进一步体现了当前经营困境对社会贡献的直接影响。

  二、实体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科技创新驱动

  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实体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建立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印染产品开发基地等多个科研平台,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在印染技术方面,研发出短流程印染新技术,缩短了产品制造工序,降低了碳排放和成本,同时实现了实验、开发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公司开拓新市场、推出新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数智化转型赋能

  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全力打造“数字华纺、智慧华纺”。建成国家首批5G智能绿色工业园区,并荣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率先实现了全流程印染设备信息互联互通及云平台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对客户需求计划、物流及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数智化转型使公司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产业协同发展

  注重产业协同发展,围绕纺织印染主业,构建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通过华创供应链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了阳光采购和供应链优化。平台吸引了众多大供应商合作,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公司将自身的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与上下游企业共享,带动了产业链整体发展。例如,在服装、家纺成品业务方面,与面料供应商紧密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开发新产品,实现了从面料研发到成品制造的协同创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产业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