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不断提高公司质量,切实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制定了《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根据行动方案内容积极开展并落实各项工作,现将《行动方案》在报告期内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主业、不断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高铁扣件为核心的高铁工务工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高铁运营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工务工程产品。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扎实做好高铁工务工程产品主业经营,稳步推进各项业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业务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主业,不断提升经营质量,实现工作成果如下:

  (一)做好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管控

  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质量管理,安全高效地完成了轨道扣件、桥梁支座、预应力钢丝及工程材料等产品的生产任务,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为现有市场提供可靠的支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04.67万元,净利润10,332.00万元。公司将重点跟进已中标项目的建设进展,深化客户对接,积极推动公司既有订单的产品供应。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主营业务经营管控,合理组织生产备货,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同时对长账龄应收款项加大催收力度,有效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2025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4,881.33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6,134.32万元。

  (二)新签合同额显著增长

  公司紧跟高速铁路建设市场需求,全面加强市场拓展工作,新签合同金额实现显著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为87,640.13万元,同比增长141.61%,产品主要为轨道扣件、预应力钢丝、工程材料等,产品供应的主要线路为北沿江高铁、雄忻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

  (三)着力推进产品市场推广

  城轨、市域铁路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拓展,积极参与地铁、市域铁路等项目的市场推广和竞争,加大公司新产品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公司中标宁波地铁6号线项目、北京地铁22号线项目。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重点铁路项目为依托,不断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公司签署了阿尔及利亚西部矿业铁路项目的扣件产品供应合同。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海外市场开发力度,积极跟踪海外铁路项目建设,推动公司高铁工务工程产品和技术走向世界,为海外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新产品拓展方面:公司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拓展新产品市场,抓住废旧尼龙产品回收市场的发展机遇,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相关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铁路尼龙材料回收、再生技术研发以及其在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四)推进项目建设与高效运营

  公司及分子公司不断推进智能工厂相关项目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铁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重点推进了弹条车间的防腐自动化改造及智能桁车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了年产1800万件高铁设备及配件仓储工程项目建设,各项建设任务均按计划有序实施。

  (五)推进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数据价值挖掘及业务流程智能化升级等重点方向,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升级,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使业务系统运行更加流畅,同时大幅增强了远程办公的稳定性,为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在数据管理方面,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完成核心业务数据的全面梳理与清洗。同时部署了新一代的远程访问软件,上半年保持数据泄露零事故,有效保障了信息资产安全。

  此外,公司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对采购、销售、生产等核心业务数据进行智能挖掘与分析,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应用价值,为业务决策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数智化支撑,进一步推动了运营管理的优化升级。

  (六)不断加强人才建设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内部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和层级员工的发展需求,系统搭建了分层分类的培训课程。同时,公司重点对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与优化,修订完善了岗位职责说明,着力构建合理可控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此外,公司将适时在部分岗位试点竞聘上岗机制,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有效促进员工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深化技术研发创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稳步实施扣件系统、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和道岔相关工务新产品的研发,重点推进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全力攻关相关扣件的研发及配套技术的研究,科研项目均有序开展。公司“高速铁路轮轨关系关键技术及在轨道系统中的应用”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持续开展研发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

  1、一种颗粒阻尼式扣件弹条技术:该技术解决了既有扣件弹条阻尼低的问题,设计得到的颗粒阻尼式扣件弹条,具有极好的阻尼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颗粒阻尼式扣件弹条的设计方法,对全新的颗粒阻尼式扣件弹条提出了针对性的完整设计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采用本方法设计得到的颗粒阻尼式扣件弹条,具有极好的阻尼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弹条共振响应幅值,进而有效减轻因共振引起的弹条伤损,有利于提高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性。该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种颗粒阻尼式扣件弹条的设计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2510359733.2。

  2、一种锻造生产线用自动翻转技术:为克服螺栓锻造生产过程中工序独立分散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锻造生产线用自动翻转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螺栓胚料自动化传送、转序、表面加热以及夹紧翻转上料,有效地实现了螺栓锻造过程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同时通过配置多个传感器实现对螺栓胚料的自动全程监测,在实现无人化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该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并已授权,专利名称:一种锻造生产线用自动翻转装置,专利号:ZL202510144529.9。

  3、一种可过滤低频振动的减振隔振聚氨酯弹性垫板及其制备技术:该技术通过在聚氨酯弹性体中引入含有羟基的纳米粒子,并与聚氨酯基体形成氢键网络,实现聚氨酯弹性垫板内部分子网络的优化,提升弹性体的阻尼减振隔振性能。该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并已授权,专利名称:可过滤低频振动的减振隔振聚氨酯弹性垫板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2411856692.X。

  (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利用公司研发平台和研发人员的技术优势,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做好海外、城轨和地铁等新市场的应用推广。公司新开发的新型高速铁路轨道扣件产品将在成渝中线高铁项目中正式应用。

  (三)持续开展知识产权申报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22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22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59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5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5项。

  三、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公司严格遵守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相关法规及监管要求,不断加强公司治理建设,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召开1次股东大会、4次董事会、2次监事会、6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1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充分发挥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重大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以及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作出重大决策提供建议、咨询与监督的作用,及时向独立董事汇报经营情况和重大事项,切实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协助独立董事履行职责。同时,公司积极支持中小投资者参加股东大会,提供网络投票方式为各类投资者主体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创造便利条件。

  2025年3月,为建立健全舆情处置机制,进一步提升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对公司股价、公司商业信誉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的各类舆情进行及时、妥善处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制定了《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办法》。此外,公司正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推动公司治理架构优化,完善信息披露与合规管理相关制度。

  四、持续稳定分红,保障投资者回报

  公司秉持稳健的经营理念,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紧密结合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深入统筹考虑公司的长期经营发展与广大股东的切身权益,切实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分红比例、分红标准、分红形式以及决策程序等,并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相关利润分配政策和审议程序实施利润分配方案,通过实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依法保障股东的收益权。

  公司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制定了《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在符合现金分红条件情况下,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5%,同时,公司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公司董事会可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盈利状况、现金流及资金需求计划提出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召开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的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合计派发了现金红利73,733,345.00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4.40%,并于2025年5月27日完成现金红利发放工作。

  五、增进投资者沟通,传递公司内在价值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构建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机制,通过建立日常交流平台,组织业绩说明会、参加交流会议等方式,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传递公司发展规划与经营成果,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与信心。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9则;接听投资者热线电话31次。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2024年度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2025年5月,公司参加了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4年度科创板先进轨道交通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针对2024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和沟通。

  公司于2025年3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报告》,向利益相关者全面、透明地展示公司在ESG方面的战略、举措、成效,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与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公司荣登“2025年华证A股上市公司首发ESG报告优胜TOP100”榜单。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的万得(Wind)ESG评级为“A”。

  六、不断提升“关键少数”治理水平,加强合规理念建设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组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北京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举办的各种培训,加强学习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合规自律意识。此外,公司及时向董监高传达最新监管动态,引导其强化合规意识、法治观念,严防触碰监管底线,进一步提升合规意识和履职能力,推动公司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公司《行动方案》的各项内容均在顺利实施中。公司将持续关注投资者反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投资者关切问题,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并持续推进方案的落地。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8月27日

  公司代码:688569                                        公司简称:铁科轨道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详细描述,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1.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5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6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1.7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2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3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2.4 前十名境内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6 截至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7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8 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