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代码:600905        证券简称:三峡能源        公告编号:2025-058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9月9日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和现场会议方式举办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现将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时间:2025年9月9日10:00-11:00

  方式:网络视频直播+现场会议

  机构名称(排名不分先后):泰康基金、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华福证券等。

  公司参会人员: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承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姿,独立董事杜至刚,总会计师、党委委员杨庆华,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杨丽迎,证券事务代表王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交流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概要

  1. 当前公司新增核准/备案规模是多少?陆风、海风、光伏结构如何?公司目前投资新项目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

  答:2025年上半年,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400.56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180.56万千瓦,海上风电30万千瓦,光伏190万千瓦。在新能源发展新形势下,公司将重点把握风光资源条件良好、消纳条件较优、工程造价与运维成本较低等关键要素,积极开发经济性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优质新能源电站。

  2. 公司后续新能源的发展规划如何,“十五五”期间的投资规模、重点区域及方向?

  答:“十五五”期间,公司将继续锚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做优做大做强新能源主业,全力打造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寻找新的差异化增长点,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赋能,努力提升整体收益和利润水平。在战略重点和业务布局上,继续紧紧围绕“陆上大基地、海上风电引领者”两大战略主线,进一步推进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着力开发建设陆上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大力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化集群化开发,科学有序推动新业务新业态发展,着力打造经营业绩佳、创新能力强、治理体系优、市场认可度高的上市公司。

  3. 公司如何看待新能源全面入市的影响,有哪些可行的应对措施?

  答:新能源全面入市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核心原则,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从各地发布的实施细则来看,对存量项目而言,机制电量、机制电价基本衔接现有保障性收购政策,影响相对有限。对增量项目而言,未来项目电价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电力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为积极应对新能源全面入市文件新政带来的影响,公司从全生命周期管控提出十类43条应对措施,以“优选、优建、优运、优控、优售”标准建设优质项目。

  4. 公司如何看待后续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后的电价趋势?公司目前是否有参与机制电量竞价?总体的竞价原则和竞价策略是什么?

  答:随着新能源全电量入市,预计短期内市场波动性加剧。截至8月末,内蒙(蒙东、蒙西)、新疆、山东、甘肃、云南、上海、湖北已经正式下发省级方案,广东、山西、海南、辽宁、宁夏、重庆等地已经下发征求意见稿,在遵循新能源全面入市相关文件总体思路下,结合资源禀赋与市场情况制定了相应规则。8月山东首次竞价启动,公司相关项目按项目单元形成市场分析和电价策略方案,以一站一策的方式参与竞价。

  5. 公司大基地项目资源储备及开发进展情况如何?现有大基地项目的最近建设进展情况如何?送出是否有障碍?

  答:公司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和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两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外送基地正在稳步推进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其中,新疆若羌大基地新能源部分实证基地一期已完成招标,正在推进施工准备;煤电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已启动。内蒙古库布齐大基地一、二期200万千瓦光伏已于2024年底前并网,其余光伏、风电及煤电部分已完成主要标段招标工作。两基地均依托已纳入“十四五”电力规划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外送,其中,库布齐基地外送通道蒙西—京津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长期合作协议已签署、通道已核准。此外,公司正在青海、甘肃等沙戈荒区域积极策划及储备增量大基地项目。

  6. 公司海上风电项目资源储备及开发进展情况如何?公司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和海上风电产业战略布局是如何规划的?

  答: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714.68万千瓦,市场份额约16.17%;公司围绕“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规模化滚动开发格局,在海风资源储备和建设指标方面实现新突破。

  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海上风电向规模化、深远海发展,进一步巩固海上风电引领优势;持续发挥产业链建设牵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7. 2025年上半年装机和发电量同比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能否请公司详细分析原因?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48%,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发电小时数下降,主要受各地区消纳情况和公司风光电源结构综合影响,其中风电同比减少97小时,太阳能发电同比减少96小时;但公司风电、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分别高于全国均值59小时、37小时。二是综合平均电价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平价项目比重持续上升导致平均电价结构化下降,以及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上升。三是随着并网项目陆续投产,折旧及运营成本随在建工程转固同比增加。

  8.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余额有多少?回收情况如何?核查情况是否有进展?目前计提坏账的比例是否足够?

  答: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应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余额502.89亿元。1-8月累计回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公司一直积极配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核查工作,持续加大与行业主管部门等沟通协调力度,密切关注财政资金拨付情况,推动应收账款回收。

  公司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应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计提坏账准备,报告期末整体计提比例为5.13%。

  9. 公司有哪些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

  答:公司结合上半年经营实际,正在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公司管理团队对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项目进行分区包片治理。一是聚焦效能提升多发电。通过优化设备运行管理、开展精准检修维护等,全面提升机组利用效率,做到“应发尽发、多发满发”。二是深化营销策略稳电价。深入推进场站级精细化管理,深化长周期电力交易实践,推动西北新能源电力跨省消纳,探寻“绿电直连”落地路径,统筹区域绿证销售工作。三是多措并举降成本。推行片区化运维管理,整合资源降低运维成本;抓住市场窗口期,降低融资成本;压控非生产性支出。

  此外,严把投资入口关增效益,优选投资项目,加强项目技术经济分析,充分论证风光资源、电能消纳、市场交易等关键边界,统筹做好资源投入及造价控制,持续提升项目收益。

  10. 公司REITs项目底层资产的情况能否详细介绍?公告至今的进展和发行时间节奏预期?公司未来预计还有多少资产可以通过REITs方式盘活?

  答:公司本次公募REITs项目的底层资产三峡新能源大连庄河Ⅲ(3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由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峡新能源大连发电有限公司持有运营。项目总装机规模298.8MW,于2020年11月全容量并网发电,是我国东北地区首个核准、最早开工、最早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我国当时纬度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已入选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和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合规项目清单。

  目前本次公募REITs正在监管部门申报审核阶段,公司将根据申报发行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来,公司将结合业务发展情况、资本运作需求等,适时采用适当措施盘活存量风光资产,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1. 上半年公司在建装机规模是多少?其中陆风、海风、光伏结构如何?预计2025年投产的装机规模及结构情况如何?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建装机规模1381.78万千瓦,其中风电和光伏为1001.78万千瓦,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占比分别为27%、26%、47%。其余380万千瓦为光热、抽水蓄能和储能项目。2025年并网装机规模力争500万千瓦,预计风电与光伏各一半。

  12. 能否分析2025年上半年各区域的资源情况?预测三、四季度资源情况如何?上半年海风发电量同比下滑是否因为风资源偏弱?

  答:2025年上半年风光资源与去年基本持平。预测风资源三季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四季度略有上升;光资源三、四季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上半年海风发电量同比下滑主要是因为配合电网500kV系统改造。

  13. 2025年上半年公司陆风、海风、太阳能项目的利用小时数分别是多少?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水平?各地区消纳情况如何?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小时数1146小时,太阳能利用小时数597小时,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小时、37小时。上半年全国风、光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9%、107%,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华东、南方、华中等用电量贡献率较高区域的全年用电增速预计同比减少4.1%、1.7%、1.4%,不同区域受供需等因素影响,消纳情况存在差异。

  14. 上半年公司风电、光伏平均上网电价和变动幅度?能否分享变化的原因?

  答:平均上网电价为各地项目电价加权平均计算的结果,受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情况、项目地区分布情况、市场化交易政策规则、交易成果、分摊补偿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上半年公司风电、光伏的平均上网电价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两者下降的主因均系平价项目上网电量增速显著、占公司总上网电量的比重增加。同时,市场化率整体提高,市场化交易竞争激烈,叠加新增装机地域分布和分摊费用的影响,平均电价的波动性加剧。

  15. 公司如何看待储能发展?目前配储的成本和盈利情况如何?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储能造价的下降,公司如何看待新能源光伏电站配储的经济性和趋势?

  答:公司积极探索多种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已建、在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300万千瓦,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套储能,独立储能通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供辅助服务等方式获得收益,配套储能根据不同区域调用政策以自主调用或调度调用方式运行。目前各地区在储能方面市场规则有所不同且政策变化较快,公司将紧密跟踪各地市场对新型储能尤其是配套储能的准入要求和运用情况,根据市场运行特点,合理确定新能源配储原则,制定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的运营策略,响应电能量、辅助服务等市场价格信号,提升电站整体收益水平。

  16. 请问公司上半年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及多场景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200余项,完成1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参与承担的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主管部门综合绩效评价;三峡能源“地质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启动,为公司海上风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提供科学解决方案,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江苏省海上风电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有序推进建设,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共性难点问题;“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助力提升光热电站市场竞争力;“16MW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规模化应用技术”两项低碳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为海上风电大机组规模化批量应用、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7. 如何看待产业链上游反内卷的影响,以及设备价格趋势?

  答:行业更为关注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安全隐患、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新能源和上游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设备价格有望在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售后策略等多个方面差异化发展,价格基于产品质量、特性等在更加合理的范围波动。

  18. 目前国资委及上级单位对公司管理层在市值管理方面的要求有哪些?公司针对市值管理要求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公司积极落实证监会、国资委关于市值管理工作的要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价值创造基础。二是建立稳定分红政策,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三是控股股东增持彰显长期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四是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护航规范运作。五是搭建立体多元投资者沟通渠道,积极传递公司价值。六是完善市值管理体系,强化长效机制保障。

  未来公司将围绕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公司治理效能、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稳定投资者回报等方面,扎实推进市值管理工作,引导公司价值合理回归,以实际行动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与投资者共享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果。

  特此公告。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9月11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