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工程机械企业要握紧高质量发展的四把“金钥匙”

  ■ 肖 伟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在产销飘红、场景拓宽、出口彰显韧性的背后,上市公司作为产业主力军,正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笔者认为,工程机械企业应从新兴场景、海外市场、细分赛道、人才激励四个维度精准发力,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其一,深耕新兴应用场景是企业主动跳出舒适区、挖掘业绩增长新“富矿”的关键。

  过去,工程机械行业多聚焦传统基建领域,而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城乡发展需求升级,新能源、农业、市政更新等新兴场景,蕴藏着实实在在的新机遇。上市公司应深耕新兴应用场景,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实现精准卡位,培育业绩增长新引擎。跳出舒适区,既需要上市公司有敢想、敢闯、敢干的魄力,也需要对新兴场景的潜在需求保持敏锐洞察,结合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找准技术适配点,挖掘属于自己的增长“富矿”。

  其二,走好海外本土化之路,实现从“卖产品”到“扎下根”的系统性转变。

  面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多重变量,企业若依赖单一产品出口模式,难免陷入被动。海外本土化之路,恰是将海外市场“变量”转化为发展“常量”的破局之策。“出海”绝非简单的在海外布局单个工厂,而是要实现“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本地化,让“中国智造”真正融入当地市场。此外,上市公司在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时,还需量力而行,要依据自身条件分阶段在具备成本优势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投建生产基地、组建本地化服务团队,最终将海外本土化经营体系打造成为抵御外界不确定性的“压舱石”。

  其三,深耕细分赛道挖掘小众需求,构建专属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而全”往往不如“小而精”。细分市场的创新,要求上市公司积极挖掘被忽视的小众需求,以定制化产品构建专属竞争力。若能充分挖掘每个细分领域的市场潜力,亦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独门生意”。上市公司需明确,细分市场并非“小市场”,只要找对需求、做精产品,便能将“小众品”做成“大气候”。

  其四,以股权激励绑定高端人才,方能激活创新动力。

  工程机械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人才是抢占市场高地的关键。所谓“人才绑定”,核心在于以股权激励为强力纽带,串联个人与集体,既为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同频共振筑牢基础,也为构建利益共同体提供关键支撑。

  当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新周期,既是复苏周期,更是升级周期。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拓展新兴场景是增长空间所在,推进海外本土化是必由之路,深耕细分市场是独特优势,绑定人才是内生动力之源。这四维并非孤立的“招式”,而是相互支撑、协同发力的“组合拳”。未来,上市公司唯有握紧这四把“金钥匙”,才能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在全球市场中稳健前行。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