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一批上市公司相继披露国家电网集采中标信息

  本报记者 冯思婕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预中标国家电网项目公告。9月23日,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2025年第五十三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二次计量设备招标采购)项目的中标候选人之一,预中标金额约为6798.29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7.25%。

  同日,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于近日在国家电网2025年第五十三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二次计量设备招标采购)项目、2025年第六十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四次变电设备招标采购)项目和2025年新增第十一批采购(营销项目新增第一次充换电设备招标采购)项目中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预计合计中标总金额约为1.93亿元。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于9月23日发布公告称,国家电网于2025年9月19日在其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十三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二次计量设备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司为此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预计中标总金额约为1.28亿元。

  此外,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亦于近日相继披露预中标国家电网项目公告,预中标金额由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

  中标电网项目将为公司带来实打实的利好。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标国家电网项目不仅能为相关公司带来直接且可观的收入增长,还能显著提升公司的行业美誉度,有助于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市公司密集公布中标信息的背后,是我国电网投资建设的快速发展。

  从投资规模来看,我国电网投资景气度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电网投资构成中的设备投资同比增长39.6%。

  资金投向方面,电网公司将“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及骨干电网建设”“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服务新能源消纳”等领域作为重点,全面助力行业向“绿”向“新”转型。

  以国家电网为例,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风电、光伏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2.03亿千瓦,同比增长108.7%,累计并网容量达13.4亿千瓦。此外,公司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陆续投入运行,有力支撑西部新能源富集地区新能源外送消纳。

  在袁帅看来,我国电网投资前景乐观,后续投资规模有望延续上半年的增长态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清洁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电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未来我国电网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除了“投资强度更高”外,我国电网投资还将呈现出“技术密度更高”“区域协同更强”的特征。因此,中标公司后续应强化交付、回款、技术迭代能力,将订单转化为持续现金流。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则应围绕投资重点提前布局技术和产能,以便在下一轮电网投资高峰中占据主动权。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