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D245版)
②客户9的烤鳗年进口量约为1,200-1,600吨。2024年,公司发展成为其最大的烤鳗供应商,其国内另一家主要烤鳗供应商为宁德市某水产有限公司。
2、境外收入主要新增客户的基本情况
(1)2024年境外收入主要新增客户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元
说明:①上述客户均系烤鳗客户。公司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利用在境外相关地区参展加大了宣传力度,同时利用原料端产业链的优势,新增或扩大了交易。
②客户28系日本中型烤鳗进口商,进口烤鳗的终端客户为餐饮、商超,其最大供应商是长乐某食品有限公司及佛山顺德某食品有限公司,年总进口量为300-500吨烤鳗。
③客户29、客户31、客户32均系美国从事水产贸易的企业。客户29另一个主要供应商是漳州某食品有限公司,进口烤鳗的终端客户为商超和餐饮;客户31此前主要从福清某食品有限公司采购烤鳗,终端客户为餐饮店,年采购烤鳗约300吨;客户32另一烤鳗主要供应商是江西某食品有限公司,终端客户为餐饮。
④客户30系乌克兰最大的日料进口商,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出口1,639.15吨烤鳗到乌克兰,总出口额为2,266.22万美金,客户30约占30%左右,进口烤鳗的终端客户为餐饮。其另一家烤鳗供应商是福建某食品有限公司。
(2)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主要新增客户销售情况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主要新增客户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元
说明:①上述客户均系公司烤鳗客户。2025年公司持续开拓境外市场,利用在境外相关地区参展加大了宣传力度,同时利用原料端产业链的优势,新增了交易。
②客户14为日本鳗鱼经营商,后端连锁店超500家。通过商会介绍,2025年新增为公司烤鳗客户。
③客户33、客户34系俄罗斯烤鳗客户,主营水产品进口,进口烤鳗的终端客户为餐饮。据了解,2024年,客户33进口食品约3,800万美金,客户34营业额达19亿卢布。
④客户35系日本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水产品进口商,年营业额约1.6亿美金,进口烤鳗的终端客户为商超。
⑤客户36系中国台湾省烤鳗经营商,进口烤鳗的终端客户为商超。2025年开始与我司合作,此前与漳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
二、年审会计师回复
我们对公司经销收入、境外收入执行的具体审计程序、函证、访谈情况补充说明如下:
(一)核查程序:
1、访谈公司管理层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了解公司各产品类别经销模式确认收入、境外收入确认有关的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设计的有效性,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关键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2、访谈公司管理层、销售业务相关人员及财务人员,了解公司经销业务、境外业务的销售模式、业务流程、主要合同条款、了解公司买断式及非买断式经销模式下收入确认的差异;了解公司境外业务销售模式、业务流程、主要合同条款、收入确认流程及收入确认政策;选取样本检查销售合同,识别与履约义务及商品控制权转移相关的合同条款,评价公司的经销业务及境外业务的收入确认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3、对经销收入、境外收入实施分析程序,识别是否存在重大或异常波动,并查明波动原因,比较分析公司经销客户收入及境外收入的变化、主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及合理性;
4、对经销收入和境外收入,选取样本检查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包括销售合同、订单、销售出库单、客户签收单、鳗鱼销售结算单、出口报关单、提单等;
5、对非买断式经销业务,选取样本检查非买断式销售至终端客户的相关支持性文件,包括终端客户签收单、结算单等;对其他经销业务,结合访谈,了解终端销售情况。
6、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确认的销售收入,选取样本检查至销售出库单、客户签收单、结算单、出口报关单等支持性文件,以评估商品销售收入是否被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7、经销业务中,食品及养殖销售根据行业惯例一般无退货,针对其他经销业务,分析期后销售退货率是否合理,选取样本检查期后销售退货原因。
8、对主要养殖经销客户及非买断式公司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交易背景、交易情况及终端销售情况等;选取样本对客户实施函证,函证内容包括交易额、往来余额等,我们结合重要性水平和货币单元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客户样本进行函证,函证客户抽样方法如下:
(1)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大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客户;
(2)通过货币单元随机抽样方式在剩余应收账款客户中进一步抽取客户进行函证;
(3)各业务板块销售前十大客户如未在上述样本中补充抽样。
2024年度,经销业务及海外业务函证及访谈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9、选取样本,将经销商信息与获取公司董监高关联方清单及员工花名册信息、通过企查查批量查询功能获取经销客户股东及主要人员信息进行双向交叉比对,对经销客户及境外客户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进行核查,对异常关系进行确认。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2024年度,经销业务收入确认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2、公司补充说明的2024年度养殖业务、食品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毛利率变动的原因合理;
3、公司已如实说明2024年度养殖业务、食品业务、原料贸易业务的主要客户、供应商情况;
4、公司已如实说明2024年度境外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新增客户的基本情况。
5、公司2024年度经销业务及境外收入真实、准确。
二、关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规模增长且占比较高。半年度披露,公司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35.93亿元,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28.4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7.76%,占流动资产比例高达59.21%,计提跌价准备443.95万元。
请公司补充披露:(1)近一年又一期期末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主要构成、数量、单价、养殖区位、基地规模、养殖密度、盘点方法等信息,结合市场需求、产销存情况,说明报告期内消耗性生物资产规模增加且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2)结合养殖成本、在手订单、价格走势等,说明近一年又一期对各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依据和过程,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或转销的依据及原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及时性与充分性。请年审会计师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如适用),并说明针对公司2024年度消耗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真实性所执行的审计程序、监盘的方法和比例、获取的审计证据及结论。
一、公司回复
(一)近一年又一期期末消耗性生物资产情况
1、消耗性生物资产构成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5年6月30日,消耗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分别为22.31亿元、28.49亿元,主要系鳗鱼养殖,具体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2、鳗鱼养殖规模及存塘构成
(1)2024年末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
(2)2025年6月末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
根据公司2024年末和2025年6月末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存塘数据并结合鳗鱼养殖行业惯例,现阶段公司土池养殖和精养池投苗密度符合行业标准。同时为保障以后年度养殖产能稳步释放,公司积极在广东、广西等地新设养殖场建设项目。因土池与精养池养殖模式差异、鳗鱼养殖周期及养殖成本投入差异,导致不同养殖区位或同一养殖区位不同的养殖模式下的养殖密度及单位成本存在差异。
①土池养殖是利用天然土质构建池塘,池底为淤泥或沙泥底,模拟鳗鱼的天然栖息地的一种更接近自然生态半精养模式。土池养殖模式特点是结构简单,建池成本远低于精养池;鳗鱼养殖过程主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不配备加温系统。放养经精养池培育至150P以上的鱼苗,养殖密度较低,一般为3,000-5,000尾/亩,因此养成商品鳗的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精养池。养殖管理相对精养池需每日排污、换水2次等管理相对简单,主要是调节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和生物组成,因无法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条件,在不同地区其适宜生长时间周期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宜地区开展土池鳗鱼养殖,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基本不适宜开展土池鳗鱼养殖。相对室内水泥池精养,鳗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控制、出池捕捞等管理难度大。
②精养池养殖是通过于保温棚内构建水泥精养池塘,同时配置进排水、增氧、控温、循环水处理系统等养殖设备,实现人工可控的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模式,建池成本、增氧设备、水处理系统、电力设施等初始投资较大。精养池养殖特点是鳗鱼养殖过程投喂精准、筛选规格后定期将相似规格鱼体同池养殖,具备控制温度至适宜范围延长生长时间、疾病防控能力强等优势,实现高密度养殖进而带来高单位面积产量,土地利用效率高,并拓展了养殖地域。精养池养殖密度一般为鳗苗阶段(0.1-0.2克/尾)500-800尾/㎡、幼鳗阶段(5-10克/尾)150-300尾/㎡、成鳗阶段(50克以上/尾)50-100尾/㎡,单位水体产量是土池的10倍左右,是鳗鱼养殖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向。
3、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盘点方法
公司采用规模化养殖模式,按标准化养殖新建或改造养殖基地,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在养殖基地投苗、选别、分池、出鱼等关键阶段,养殖公司及公司财务中心等部门派员现场监督,确保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计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鳗鱼养殖过程中经一段时间的养殖会出现大小分化,为降低养殖密度并提高养殖效率,养殖基地定期进行鳗鱼选别,根据鳗鱼具体规格进行大小分池管理,同时可以得出实际鳗鱼存塘量、存塘规格、存塘尾数、阶段存活率以及阶段的实际饲料转化率,为下一阶段鳗鱼养殖的放养密度、投饵率设定提供真实数据基础。
因此日常选别分池及销售选别分池的过程也是公司对鳗鱼进行盘点的过程,具体鳗鱼选别盘点流程如下(以单口池为例):
(1)除销售选别外,日常养殖过程一般以2-4个月左右为选别周期;
(2)每次选别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别称取单口池三种规格的重量;
(3)对三种规格分别进行抽样打P(称取一定重量的鳗鱼,清点具体尾数,计算每公斤的鳗鱼尾数),分别计算三种规格的尾数;
(4)填写《选别记录表》,根据选别结果,计算盘点尾数差异率,对差异原因进行调查及处理。
本选别盘点模式为行业通用操作模式,六十多年来,在日本、韩国和国内等鳗鱼养殖区域普遍运用。
4、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产销存及规模增加且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
(1)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产销存情况
单位:吨
单位:吨
(2)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规模增加且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
鳗鱼是我国特色淡水鱼中第二大出口品种。当前,鳗鱼产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性产业,面向全球消费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鳗鱼产业也属于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市场和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鳗鱼出口国,从出口地区上看,日本是我国鳗鱼主要出口国家,其他新兴的国际市场如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乌克兰、加拿大、波兰、泰国等正在不断崛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鳗鱼产品的销售渠道在电商、新零售、商超、中央厨房及餐饮等线上线下全面铺开,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因此,公司自2020年以来,持续聚焦鳗鱼产业,稳步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采取精养池养殖和土池养殖相结合模式,养殖场规模持续扩大,不断夯实鳗鱼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地位。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时把控日本鳗苗价格机遇,优化鳗鱼养殖产品结构,转为以日本鳗苗投放为主、美洲鳗苗投放为辅的策略,投苗合计超1亿尾,存池数量居国内首位,为公司2025年及以后年度鳗鱼持续出池放量提供存塘保障。
截至2024年末和2025年6月30日鳗鱼消耗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为22.14亿元、28.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5亿元、6.22亿元,主要系新增鳗苗种采购、喂养饲料及其它养殖成本投入所致,其中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鳗苗采购投入分别为1.66亿元、8.12亿元。同时鳗鱼养殖周期较长,养殖周期内喂养饲料及其它养殖成本投入体现为期末消耗性生物资产。
(二)期末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测试情况
1、消耗性生物资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依据
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主要为鳗鱼,在正常养殖过程中,公司以养殖至可销售规格的商品鳗鱼的估计售价减去期末存塘规格至达到拟售规格期间预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如果养殖至可销售规格的商品鳗鱼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若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则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可销售规格的商品鳗鱼的估计售价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如果预计可销售规格的商品鳗鱼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市场销售价格为计量基础。
2、市场行情及在手订单情况
2024年以来虽然美洲鳗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行,但总体相对稳定,价格具体走势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鳗鱼网www.chinaeel.cn)
2024年末、2025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8,841.73万元、8,590.86万元。由于鳗鱼养殖周期较长,期末在手订单覆盖期末库存的比例较低。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对于在手订单覆盖的存货以在手订单价格为基础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超过在手订单的部分考虑计提时点市场行情对预计售价进行估计作为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基础。
3、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的计算过程
2024年末、2025年6月末公司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其中2024年末鳗鱼存塘成本为22.14亿元,测算后可变现净值37.60亿元;2025年6月末存塘成本为28.36亿元,测算后可变现净值58.22亿元。2024年度、2025年1-6月公司鳗鱼销售毛利率27.33%、28.06%,鳗鱼总体不存在减值迹象。期末鳗鱼存在跌价,主要系部分养殖场养殖效果不佳,导致养殖成本较高,公司根据测试结果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28.23万元、443.95万元。
2024年末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5年6月末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存在跌价的养殖基地跌价准备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单位:万元
(2)2024年度、2025年1-6月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转销金额分别为663.72万元、84.28万元,主要系期初计提跌价准备的鳗鱼本期已销售。
综上所述,公司鳗鱼总体不存在跌价,2024年末和2025年6月末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已及时计提跌价准备且计提充分。
二、年审会计师回复
针对公司2024年度消耗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真实性所执行的审计程序、监盘的方法和比例、获取的审计证据及结论如下:
(一)审计程序:
1、针对消耗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真实性,我们实施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与消耗性生物资产采购与付款循环、养殖生产、存货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价这些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关键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2)获取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养殖日报明细表、进销存明细表,并通过询问管理层及相关人员,了解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内容和性质,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规模增加且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3)对公司养殖库存、饲料投喂、增重等进行分析,选取样本分析期末饲料投喂量与库存量是否匹配、饲料耗用量与内部关联方交易销售给该养殖场的饲料量是否匹配、饲料耗用量及总增重情况是否匹配、销售前后饲料投喂量是否合理等;
(3)选取样本检查鱼苗采购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如合同、结算单、入库验收单等相关资料,对主要鱼苗采购供应商进行访谈及函证,复核采购入库相关的真实性及计价准确性;
(4)对管理层进行访谈,复核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分配方法是否合理,选取样本进行重新计算及检查养殖成本归集和分配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计价测试,复核成本结转是否正确。
(5)对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入库及出库执行截止性测试,以评估是否确认在恰当的期间确认。
(6)对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执行监盘程序。
(7)与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养殖过程涉及到各项指标及鳗鱼养殖生长规律,分析被审计单位增重转化率等指标设置是否合理,生长是否符合规律。
2、针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监盘方法、监盘比例,具体情况如下:
2024年末,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监盘比例为58.89%,我们实施的监盘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①了解及评价管理层与鳗鱼养殖盘点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关注公司是否按照存货盘点相关内控制度执行盘点程序;
②获取被审计单位养殖生产日报表、分池报表,了解鳗鱼饲养的基本情况,包括各养殖场池子数量、投苗数量、每日饲料投喂量、伤苗数量、最近一次分池情况等基本情况;
③获取公司的存货盘点计划,了解公司的盘点方法,复核公司的盘点安排及方法是否恰当,盘点是否有效,盘点差异是否得到恰当处理。由于鳗鱼在养殖过程中根据鳗鱼养殖需要进行选别分池,公司鳗鱼盘点时点主要系日常选别、销售选别等分池时点,我们在上述时点执行现场监盘程序。此外由于鳗鱼养殖周期较长,我们对于2024年第四季度前的投苗进行现场监盘,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监盘的补充程序。现场监盘程序主要包括:
a观察企业点苗、选别、称重、打样、回池等全过程;
b记录企业验苗的相关数量、重量情况,记录企业投苗的池子编号信息;
c复核公司选别分池中打样涉及的重量、P数等相关数据,计算打样的规格,推算回池后各池子的尾数,同时记录分池编号对应的回池编号;
d现场观察是否存在伤苗伤鱼的情况;
e现场观察鳗鱼的吃料情况,生长情况,与各场长了解鳗鱼的养殖情况,是否存在病虫害等情况。
④在执行现场监盘程序后根据获取的报表及现场记录的监盘数据,执行分析验证程序,分析选别前后尾数差异是否合理、根据两次选别期间的饲料投喂量计算的鳗鱼的理论重量与选别后的实际重量差异是否合理。
⑤获取监盘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养殖日报表,检查监盘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存货增减变动,确认存货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准确。
⑥编制存货监盘导轧表,核对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数量的准确性。
⑦除投苗及选别时点外,我们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展开了三天的同步抽盘,累计同时派出25人次,涉及17个养殖场,养殖场占比28.81%,抽盘过程中我们:A、观察当日的饲料投喂进食情况,分析与当日的库存量是否匹配;B、抽查当日的库存重量、存塘规格与养殖日报表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3、针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我们实施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①了解与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②了解公司与存货跌价相关的会计政策,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要求;
③获取管理层编制的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在手订单等,复核管理层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所涉及的重要假设的合理性,包括预计售价、存货预计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并执行重新计算程序。
④结合存货监盘及存货库龄和累计伤苗情况,检查存货的数量及状况,分析期末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⑤检查与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的信息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2024年末消耗性生物资产真实存在,规模增加且占比较高具有合理性;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计提及时、充分。
特此公告。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