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01318           证券简称:中国平安        公告编号:临2025-043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 本公司董事长马明哲,首席财务官付欣及财务部总经理李佩锋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是  R否

  ● 审计师发表非标意见的事项:□适用  R不适用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2 本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会议应出席董事15人,实到董事15人。

  1.3 本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1.4 本公司董事长马明哲,首席财务官付欣及财务部总经理李佩锋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注:本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确认依照中国证监会公告〔2023〕65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的规定执行。本公司作为综合性金融集团,投资业务是本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持有或处置金融资产及股权投资而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投资收益均属于本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2.2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务报表差异说明

  本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净利润以及股东权益,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并无差异。

  2.3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截至2025年9月30日,本公司总股本为18,107,641,995股,其中A股为10,660,065,083股,H股为7,447,576,912股。

  

  注:(1)?A股股东性质为股东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的账户性质。

  (2)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为本公司H股非登记股东所持股份的名义持有人。

  (3) 本公司长期服务计划的参与对象为本公司及其成员公司的员工,历年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5万人,资金来源为员工应付薪酬额度。本公司长期服务计划持有本公司A股189,814,360股和H股382,516,500股,其中,持有的本公司H股股份登记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为避免重复计算,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数量已经除去本公司长期服务计划持有的本公司H股股份。

  (4) 商发控股有限公司属于卜蜂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子公司,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均登记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为避免重复计算,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数量已经除去商发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数据。

  (5)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名下股票为沪股通的非登记股东所持股份。

  (6)报告期末,上述A股股东不存在参与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的情况。

  前十大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的说明: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商发控股有限公司属于卜蜂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子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卜蜂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商发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他下属子公司合计间接持有本公司H股964,427,077股,约占本公司总股本的5.33%。

  §3 季度经营分析

  3.1 经营业绩亮点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内需潜力释放、发展韧性增加。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公司坚守金融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整体业绩稳健增长。

  · 集团整体经营显著向好。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当季同比大幅增长45.4%;营业收入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864.06亿元,较年初增长6.2%。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经营持续增长,多渠道高质量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5.1%。

  · 财产保险经营业绩稳定增长,业务品质持续优化。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整体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

  · 保险资金投资业绩大幅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 银行业务经营保持稳健,资产质量整体平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截至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9.6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较年初上升0.40个百分点。

  · 综合金融模式构筑核心竞争壁垒,客户经营效率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9月30日,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50亿,较年初增长2.9%,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留存率达97.5%,服务时间5年及以上客户的留存率为94.4%。

  · 医疗养老战略持续落地,差异化优势赋能主业。截至2025年9月30日,平安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4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

  · 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绿色发展、乡村振兴。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52.79亿元,通过“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473.90亿元。

  

  注:(1) 当期及去年同期的营运利润基于2024年末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4.0%)计算。

  (2) 当期及去年同期的新业务价值基于2024年末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4.0%)和风险贴现率假设(8.5% / 7.5%)计算。

  (3) 综合成本率=(保险服务费用+(分出保费的分摊 - 摊回保险服务费用)+(承保财务损益 - 分出再保险财务损益)+提取保费准备金)╱ 保险服务收入。

  3.2 综合金融

  平安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导向,持续推进综合金融战略,夯实个人客户(1)经营。通过深耕客户需求、升级账户体系、打造优势产品、构建“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提升客户忠诚度,打造具有强大口碑效应的标杆平台。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个人客户数近2.50亿,较年初增长2.9%;客均持有合同2.94个,较年初增长0.7%。

  

  注:(1) 个人客户指持有平安集团旗下核心金融公司有效金融产品的个人客户。

  客户留存高。平安通过不断深化客户经营,实现个人客户高留存率。截至2025年9月30日,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的留存率达97.5%,较仅有一个合同客户的留存率高12.8个百分点;服务时间5年及以上的客户的留存率为94.4%,较首年客户高41.0个百分点。

  客户增长优。平安丰富的综合金融产品体系、多元的触客渠道,持续支撑客户增长。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个人客户数近2.50亿,较年初增长2.9%,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客户2,628万,同比增长6.8%。

  产品渗透好。通过满足客户的多元金融需求,平安个人客户主要产品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其中人身保障及财产保障产品渗透率较高,截至2025年9月30日,分别达到46.7%(较年初增长1.7个百分点)、30.9%(较年初增长0.4个百分点),保持稳健增长。

  3.3 医疗养老

  平安的医疗养老生态圈既创造了独立的直接价值,也创造了巨大的间接价值,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赋能金融主业。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1)近1,2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近588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5年9月末,在平安近2.50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的1.6倍、4.0倍。2025年前三季度,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注:(1) 健康险保费收入为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产险等公司实现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加总。

  支付方

  平安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养老服务,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经营均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9月末,集团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7万家。2025年前三季度,超1,600万平安寿险的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供应方

  自营旗舰方面:自平安2021年接手管理以来,北大医疗集团经营持续稳健,发展持续向好,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近41.0亿元。其中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精益运营管理,全面提升患者服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4亿元,门诊量超过97万。

  合作网络方面:平安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提供“到线、到店、到家、到企”服务网络,覆盖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商品药品等资源。截至2025年9月末,在国内,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约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3.7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7万家;合作药店数近24.1万家,全国药店覆盖率超35%。在海外,平安的合作网络已经覆盖全球35个国家,超1,300家海外医疗机构,其中全球前10覆盖7家,全球前100(1)覆盖56家。

  注:(1) 来自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的全球医疗机构排行榜。

  提供性价比最佳的医疗养老服务

  平安集团深化“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布局,推动“平安家医”实现广泛覆盖,聚焦“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产品打造,为价值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甚至满足国际标准的养老服务,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4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均陆续进入运营或建设阶段,其中上海项目“静安8号”已正式运营,深圳项目拟于年底前试运营。

  3.4 业绩综述

  3.4.1 集团经营业绩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内需潜力释放、发展韧性增加。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公司坚守金融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强化保险保障功能,遵循“聚焦主业、增收节支、改革创新、防范风险”的经营方针,深化发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不断巩固综合金融优势,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当季同比大幅增长45.4%;营业收入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营运利润

  由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大部分业务为长期业务,为更好地评估及比较经营业绩表现及趋势,本公司使用营运利润指标予以衡量。该指标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

  ★ 短期投资波动,适用于除浮动收费法(1)以外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该短期波动为前述业务实际投资回报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的差异,剔除短期投资波动后,前述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投资回报率锁定为4.0%(2),支持这类业务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以成本计算;

  ★ 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2025年前三季度该类事项包括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纳入本集团合并报表及出售汽车之家时带来的一次性损益,本公司发行的美元、港元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权价值重估损益等合计-93.4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该类事项包括陆金所控股纳入本集团合并报表时带来的一次性损益、本公司持有的以陆金所控股为标的的可转换本票的价值重估损益、本公司发行的美元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权价值重估损益等合计71.34亿元。

  注:(1) 适用浮动收费法的保险合同负债金融变动额与支持该类业务的基础项目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相匹配,因此在度量营运相关指标时不进行调整。

  (2) 当期及去年同期的营运利润基于2024年末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4.0%)计算。

  

  注:(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包含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及平安健康险三家子公司经营成果的汇总。财产保险业务为平安产险的经营成果。银行业务为平安银行的经营成果。资产管理业务为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资产管理、平安融资租赁、平安海外控股等经营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经营成果的汇总。金融赋能业务反映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等相关成员公司经营成果。合并抵销主要为对各业务之间持股的抵销。

  (2) 营运利润基于2024年末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4.0%)计算。基于长期投资回报率4.0%计算的2024年各季度营运利润在公司2024年年报“内含价值分析”章节披露。

  (3) 因四舍五入,直接计算未必相等。

  3.4.2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寿险持续深化“4渠道+3产品”战略,全面加强渠道建设,提升业务质量;升级“保险+服务”方案,不断深化健康养老领域布局,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暖心的服务,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按标准保费计算的新业务价值率30.6%,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产能持续提升。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5.1%。

  渠道经营,平安寿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价值引领,持续深化转型,全面打造多渠道专业化销售能力,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 代理人渠道方面,平安寿险坚定以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落实“做优、增优、育优”的“三优”平台建设,匹配新基本法提升队伍内驱力,发布“享平安”客户权益助力客户经营,牵引队伍结构优化、规模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

  · 银保渠道方面,平安寿险践行高质量发展策略,主要通过开拓优质渠道、扩充高质量队伍、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价值成长。重点布局国有行及优质股份行,筛选扩充优质网点,并标准化经营深耕提产;快速提升优质人力规模,加强绩优队伍培育,提升专业水平;围绕客户需求,深化“产品+服务”运营推动体系提升竞争力。2025年前三季度,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

  · 社区金融服务渠道方面,平安寿险持续推广社区金融服务经营模式,以“农夫式”精耕存续客户(1)为首要,实现网点高质铺设和队伍稳步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社区金融服务渠道存续客户全缴次继续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客户经营价值持续突破。

  注:(1) 存续客户指与平安寿险终止代理关系的代理人在代理关系终止之前,其所代理销售的有效保单客户。

  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寿险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35.4万。

  产品经营,平安寿险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丰富升级保险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同时,依托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逐步推出“保险+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暖心服务。

  · 保险产品方面,随着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平安寿险升级推出多款主力财富及养老类、保障类产品,进一步丰富分红产品体系并加强分红产品推动,同时上新了具有双被保险人特色功能的“安颐尊享”分红年金产品和覆盖高端、中端及基础客群的新“e生保”系列医疗险产品,持续满足客户多元的保险保障需求。

  · 医疗健康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600万客户,获得客户广泛欢迎;居家养老方面,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4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高端养老方面,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陆续进入运营或建设阶段,其中上海项目“静安8号”已正式运营,深圳项目拟于年底前试运营。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关键指标

  

  注:(1) 营运利润基于2024年末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4.0%)计算。

  (2)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基于4.0%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和8.5% / 7.5%的风险贴现率计算。基于2024年末假设和模型计算的各季度新业务价值在公司2024年年报“内含价值分析”章节披露。

  (3) 标准保费为期交年化首年保费100%及趸交保费10%之和。

  3.4.3 财产保险业务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紧密围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创新驱动,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同时焕新升级“车险三省名片”,构建全场景、全流程的客户服务体系,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61.16亿元,同比增长3.5%;非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1.31亿元,同比增长14.3%。平安产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534.44亿元,同比增长3.0%;整体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营运利润 151.43亿元,同比增长8.3%。

  

  注:(1)?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根据《关于保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9]1号)和《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09]15号),对规模保费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混合合同分拆后的保费数据。

  (2)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净利润127.40亿元,同比下降8.9%,主要是出售汽车之家带来的一次性影响。自初始投资起至退出,公司投资汽车之家全周期实现盈利。

  (3) 综合成本率=(保险服务费用+(分出保费的分摊 - 摊回保险服务费用)+(承保财务损益 - 分出再保险财务损益)+提取保费准备金)╱ 保险服务收入。

  3.4.4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

  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面对外部压力与挑战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总体平稳运行。同时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不断为经济注入活力。资本市场在政策支持与科技产业趋势的双重驱动下,进入量价齐升新阶段。公司保险资金投资始终秉持长期投资、匹配负债的指导思想。2025年前三季度,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2.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9月30日,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公司积极应对利率波动,主动逢高配置利率债,维持成本收益与久期的良好匹配;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充分把握市场机遇,加大权益配置,以保证实现长期超越市场的稳健投资收益;积极增加优质另类资产布局,加大投入实体经济,多元化拓展资产和收益来源。

  截至2025年9月30日,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规模为3,336.63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5.2%,较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9月30日,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不动产投资余额为2,035.50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3.2%。该类投资以物权投资为主(包含直接投资及以项目公司股权形式投资的持有型物业),采用成本法计量,在不动产投资中占比82.7%,主要投向商业办公、物流地产、产业园、长租公寓等收租型物业,以匹配负债久期,贡献相对稳定的租金、分红等收入,并获取资产增值;除此之外,债权投资占比10.0%,其他股票投资占比7.3%。

  注:计算投资收益率时剔除支持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3.4.5 银行业务

  平安银行坚持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持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经营策略,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强化风险管理,深化数字化转型,整体业务经营保持稳健。

  · 总体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受贷款利率下行和业务结构调整、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276.49亿元,同比下降9.6%;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59.89亿元,同比下降18.8%;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

  · 零售业务方面,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2,148.41亿元,较年初增长0.5%;零售客户数12,758.82万户,其中财富客户149.11万户,较年初增长2.4%;个人存款余额12,796.30亿元,较年初下降0.6%,前三季度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1.87%,同比下降37个基点;平安银行持续优化贷款业务结构,提升优质客户占比,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年初下降2.1%,其中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为63.6%。

  · 对公业务方面,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对公客户数93.57万户,较年初增长9.7%;企业存款余额22,753.25亿元,较年初增长1.3%,前三季度企业存款平均付息率1.61%,同比下降46个基点;平安银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企业贷款余额16,885.61亿元,较年初增长5.1%,其中科技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

  · 资金同业业务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境内外机构销售的现券交易量4.59万亿元,同比增长49.5%;在平安银行办理外汇即期及衍生品避险业务的客户达14,875户,同比增长12.2%;截至2025年9月末,通过“行e通”平台销售的资管产品保有规模2,424.95亿元。

  · 资产质量方面,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资产质量整体平稳,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9.60%,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0.77。

  · 资本充足率方面,持续强化资本内生积累,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水平,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较年初上升0.40个百分点。

  

  注:(1)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均为不含息金额。

  (2) 资本充足率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规定计算,范围包括平安银行及其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以及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平安银行位列名单内第一组,执行附加资本0.25%等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监管要求为7.75%。

  3.4.6 资产管理业务

  平安主要通过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资产管理等公司经营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持续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长期稳定收益获取能力及多资产组合管理能力,给客户提供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同时,公司将不断夯实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以客户为中心,追求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项目的支持。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近8.6万亿元。

  注:(1) 资产管理规模为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资产管理等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算数加总。

  3.4.7 金融赋能业务

  平安通过研发投入持续打造领先科技能力,广泛应用于金融主业,并加速推进生态圈建设。平安对内强化业务场景的智能应用,对外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平安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科技公司服务技术开发与应用,构建AI护城河。

  平安拥有的海量数据处于世界领先梯队,是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平安的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50亿个人客户;平安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大模型,持续深化金融和医养领域垂域大模型的建设,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带标注的语音语料,超75亿图片语料。

  平安持续拓展场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赋能金融业务优体验、控风险、降成本、促销售。

  优体验方面,依托多模态感知与智能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平安产险成功攻克新车合格证、关单等大量非结构化、非制式单证的自动化识别与理解难题,应用于车险智能出单场景,实现车代渠道89%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依靠AI数字机器人、智能相机识别、AI理赔审核、外部数据互联等前沿技术,平安打造“111极速赔”寿险理赔新名片,2025年前三季度,闪赔占比58%;针对病历、出入院记录等复杂医疗文档,平安产险有效突破理解精度技术瓶颈,应用于非车理赔端到端自动化,覆盖近百万案件,实现63%人伤案件理赔自动化,最快51秒结案。

  控风险方面,AI赋能保险风控能力提升,强化异常行为识别、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91.5亿元。

  降成本方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平安构建数字核保新模式,实现94%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AI坐席服务量(1)超12.92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快速响应、解决消费者咨询、投诉问题,有效降低人工坐席成本;平安积极推动AI编码工具应用,AI代码渗透率(2)达10%,有效赋能研发人员效率提升。

  促销售方面,AI智能体赋能需求分析、个性化推荐、话术支持等,2025年前三季度,辅助销售990.74亿元;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安搭建保单复效难度评分模型,构建“AI+人工”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23%,延续客户保障。

  注:(1) AI坐席服务量指语音机器人、文本机器人提供的信用卡和保险业务的外呼和应答服务总次数。

  (2) AI代码渗透率指增量代码中AI生成代码占比。

  3.5 展望

  展望未来,“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新程将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与基本趋势没有变化。平安将一如既往地保持战略定力,深耕金融主业,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和“三省”服务工程。我们相信,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公司会通过数字化创新和差异化服务继续突破,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扎实推进业绩稳健增长。

  §4 重要事项

  4.1 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主要财务指标当季增减变动幅度及原因

  

  4.2 重要事项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和解决方案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2.1 公司持股计划的实施情况

  为实现股东、公司和员工利益的一致,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本公司采纳了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长期服务计划。本公司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长期服务计划所持有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的10%;本公司单个员工通过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长期服务计划所获股份权益对应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的1%。

  核心人员持股计划

  经本公司2014年10月28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2015年2月5日召开的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实施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存续期六年。经本公司2020年4月23日召开的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本公司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存续期延长六年至2027年2月4日。本公司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包括本公司董事、职工代表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平安集团及其附属子公司的核心关键人员,资金来源为员工的薪酬收入及业绩奖金额度,员工参与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每股须付金额为本公司购入对应股份时的市场价。

  截至报告期末,此项计划共实施十一期,各期计划的股票自购买后锁定一年,锁定期满后,每年解禁三分之一并按计划规则分批归属。2015年至2021年七期已全部解禁完毕,2022年至2025年四期详情如下:

  2022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共1,703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12,518,547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595,602,067.09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068%。根据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本期持股计划于报告期内可归属员工1,424人;不符合归属条件员工90人;期间收回股票195,998股。本期持股计划已全部解禁完毕。

  2023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共3,095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15,030,180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693,562,104.08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082%。根据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本期持股计划于报告期内可归属员工2,618人;不符合归属条件员工291人;期间收回股票1,161,417股。

  2024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共2,207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13,606,921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583,805,974.96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075%。根据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本期持股计划于报告期内可归属员工2,100人;不符合归属条件员工107人;期间收回股票602,722股。

  2025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共2,263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11,379,524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605,411,451.82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062%,购股详情参见本公司于2025年6月19日及2025年6月20日披露于香港交易所、上交所网站的《关于2025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的公告》。于报告期内,未实施2025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股份权益变动。

  于报告期内,本公司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管理机构未发生变更。

  截至报告期末,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共持有本公司A股股份27,002,742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0.149%。

  长期服务计划

  经本公司2018年10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2018年12月14日召开的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自2019年起开始实施长期服务计划,存续期十年。本公司长期服务计划参与对象为包括本公司董事、职工代表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平安集团及其成员公司的员工,资金来源为员工应付薪酬额度,员工参与长期服务计划的每股须付金额为本公司购入对应股份时的市场价。长期服务计划参与人员从本公司退休时方可提出计划权益的归属申请,在得到确认并缴纳相关税费后最终获得计划权益的归属。

  截至报告期末,此项计划共实施七期:

  2019年长期服务计划共31,026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54,294,720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4,296,112,202.60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297%。根据长期服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于报告期内,有93名员工符合归属条件并提出归属申请,予以归属;有499名员工因离职等原因取消资格;期间因员工离职或绩效不达标等原因收回股票779,359股。

  2020年长期服务计划共32,022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49,759,305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3,988,648,517.41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272%。根据长期服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于报告期内,有30名员工符合归属条件并提出归属申请,予以归属;有601名员工因离职等原因取消资格;期间因员工离职或绩效不达标等原因收回股票819,682股。

  2021年长期服务计划共90,960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57,368,981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4,184,093,674.69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314%。根据长期服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于报告期内,有5名员工符合归属条件并提出归属申请,予以归属;有2,285名员工因离职等原因取消资格;期间因员工离职或绩效不达标等原因收回股票3,014,809股。

  2022年长期服务计划共90,960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93,314,482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4,438,825,366.37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510%。根据长期服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于报告期内,有5名员工符合归属条件并提出归属申请,予以归属;有2,935名员工因离职等原因取消资格;期间因员工离职或绩效不达标等原因收回股票5,333,954股。

  2023年长期服务计划共83,651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A股股票96,608,364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4,450,946,615.20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528%。根据长期服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于报告期内,有4名员工符合归属条件并提出归属申请,予以归属;有3,292名员工因离职等原因取消资格;期间因员工离职或绩效不达标等原因收回股票6,487,109股。

  2024年长期服务计划共75,175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H股股票106,896,000股,成交金额合计港币3,845,543,293.31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587%。根据长期服务计划方案及相关约定细则,于报告期内,有2名员工符合归属条件并提出归属申请,予以归属;有3,436名员工因离职等原因取消资格;期间因员工离职或绩效不达标等原因收回股票4,312,047股。

  2025年长期服务计划共83,024人参与,共按市场价从二级市场购得中国平安H股股票74,615,000股,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3,875,379,402.99元(含费用),占当时本公司总股本的0.412%,购股详情参见本公司2025年9月17日及2025年9月18日披露于香港交易所、上交所网站的《关于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的公告》。

  于报告期内,本公司长期服务计划的管理机构未发生变更。

  截至报告期末,长期服务计划共持有本公司A股及H股股份572,330,86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161%。

  自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及长期服务计划实施以来,本公司经营稳健,股东、公司和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进一步完善本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2.2 H股可转换债券情况

  2024年7月22日,本公司完成发行本金总额35亿美元0.875%利率于2029年到期的可转换为本公司H股股份的债券(以下简称“2024年可转换债券”),2024年可转换债券已于2024年7月23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和交易。截至报告期末,2024年可转换债券未发生转股。

  2025年6月11日,本公司完成发行本金总额117.65亿港元零息于2030年到期的可转换为本公司H股股份的债券(以下简称“2025年可转换债券”),2025年可转换债券已于2025年7月7日起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和交易。截至报告期末,2025年可转换债券未发生转股。

  4.2.3 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

  本公司或其任何子公司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概无出售任何本公司库存股。

  4.3 子公司偿付能力情况

  本公司的保险子公司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II)》及《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要求编报的偿付能力数据如下:

  

  注:(1)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资本 / 最低资本;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 / 最低资本。

  (2) 上表中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最低监管要求分别为50%、100%。

  (3) 有关子公司偿付能力情况的更详细信息,请查阅公司网站(www.pingan.cn)。

  4.4 担保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注:(1) 上表中的数据未包含本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等按照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开展的金融担保业务的数据。

  (2) 报告期内担保发生额为担保提款额87.51亿元扣除还款额73.19亿元后的净值。

  董事长

  马明哲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5 附录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5年9月30日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 马明哲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付欣                     会计机构负责人: 李佩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利润表

  2025年1-9月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 马明哲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付欣                     会计机构负责人: 李佩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5年1-9月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 马明哲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付欣                     会计机构负责人: 李佩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2025年9月30日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 马明哲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付欣                    会计机构负责人: 李佩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母公司利润表

  2025年1-9月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 马明哲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付欣                    会计机构负责人: 李佩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2025年1-9月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 马明哲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付欣                    会计机构负责人: 李佩锋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