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商保创新药目录落地势必重构产业生态

  ■ 张 敏

  10月30日至11月3日,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并首次开展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的价格协商工作。其中,参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的药品24个。根据安排,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明年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这一备受瞩目的政策即将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长期以来,国家医保目录定位于“保基本”,而商保创新药目录实质上构建了一个分层、多元的价值实现体系,形成了与国家医保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新格局。这一制度创新的背后,是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现实需求与支付能力提升。

  一方面,随着更多中国药企走向全球,创新药目录的落地也契合了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的需要。

  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实施,实际上是在培育一种可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生态。它通过市场机制筛选出真正具备临床价值的药品,推动中国药企在研发标准、临床试验设计和商业化模式上向全球看齐,进一步为中国创新药从“产品出海”升级为“技术出海”与“生态出海”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疗效虽然显著却价格高昂,超出基本医保的保障范围。但是,社会支付能力的提升,为分层支付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市场基础。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9773亿元,同比增长8.2%,资金规模已接近当年居民医保筹资总水平。

  推动商保创新药目录落地的意义远不止于为高价值创新药提供合理的市场回报机制,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牵引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与重构。它引导研发导向从“医保可承受”转向“临床价值优先”,激励药企更敢于投入原始创新,在商业回报方面,它也为真正具有突破性疗效的药品提供了合理的市场回报机制。此外,资本市场也会更聚焦于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突破性疗法。最终,临床端也将受益,医生和患者因此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展望未来,政策体系的协同性也至关重要。商保目录与国家医保目录、医疗救助乃至各地普惠保险如何顺畅衔接?针对创新药从研发、上市到纳入支付的全生命周期,各项支持政策又能否实现连贯与稳定?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战略摇摆与资源错配。因此,持续优化政策细节,加强跨部门协调,将是维系产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诞生,是中国创新药发展的重要一环,有望开启从“支付升级”到“系统重构”的深刻变革。我们相信,随着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落地、政策与市场在动态平衡中形成合力,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韧性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将加速形成。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