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力生制药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平:

以文化叙事促老字号品牌传播

  本报记者 桂小笋

  11月24日,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43号的实验剧场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实验”,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生制药”)与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艺传媒分公司联合出品的网络短剧在这里举行了首映仪式。

  在很多消费者心里,老字号、化学制药等词汇,自带距离感。力生制药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平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希望通过文化叙事,让更多人在想到力生制药时嘴角上扬,“觉得我们是柔和的、松弛的,大家能一起‘玩’起来。”

  长期以来,如何让老字号摆脱“老气”、焕发新活力,始终是行业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张平看来,解题的关键,就藏在文化和创新这两个关键词里。

  “天津企业的文化是津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力生制药旗下‘三鱼’中华老字号品牌与‘寿比山’拳头品牌,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张平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企业选择网络短剧这一轻量化、高传播度的形式,并非跟风之举,而是希望传递“做好人,做好药”的企业价值观,以老字号企业的正能量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实现“文化传情、健康入心”,进而在年轻群体中完成品牌认知升级与影响力破圈。

  “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有大用。”张平表示,要让文化和企业运营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多年来,力生制药搭建起“1+3”企业文化体系,而此次以短剧的方式对外传播企业文化,正是这种体系成熟后的“自然外溢”。事实上,力生制药此前已经尝试过单集的小短剧,市场反响良好,这也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情绪价值与情绪消费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找对方向,我们做了大量的功课。不仅研读相关学术著作,寻找理论支撑,还安排党群工作部系统研究流行叙事的理论逻辑、市场基础与推广手法。”张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经过反复论证,力生制药提出“以文化叙事促进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播”的课题。

  对于合作的作品,张平表示,力生制药更关注长期文化影响力,而非短期传播热度与广告曝光效果。

  在文化叙事的整体规划方面,张平坦言,力生制药在企业文化建设层面有清晰方案,对外传播明确“以文化趋势为核心、围绕既定课题推进”的方向,未来仍有许多版图待补齐。他透露,目前,力生制药正与多家机构探讨合作,秉持与医药行业科技创新相通的理念,通过“大胆尝试、试错优化”的方式,“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能真正代表老字号精神的爆款文化作品。”

  对于跨界合作与创新,力生制药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张平介绍,企业不排斥任何有助于品牌与文化传播的新形式,遵循“效果好则持续推进,效果不佳则及时调整或止损”的原则。

  张平说:“力生制药打造的IP形象广受认可,相关产品兼具“好看、好用、好玩”特质,获得年轻群体认可,公司自己做的文创娃娃,参加相关行业展会后拿回公司,每次都被同事们争抢。”

  此外,力生制药也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等方向,进一步扩大品牌文化触达范围,让老字号的精神内核被更多人看见。

  在AI与数字化布局方面,力生制药有着明确规划。张平介绍,一方面,运用AI与数智化技术对生产制造、人员管理、办公、营销等传统环节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公司正在培育全新数智化业务,力争在新赛道中抢占先机。

  在业务拓展边界方面,张平明确表示,力生制药会坚持围绕主业发展,一方面尝试向中药等领域延伸,另一方面布局大健康赛道,未来可能还涉足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我们始终坚持‘质量为先、成熟一个做一个’,确保每一款产品都能承载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追求。”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