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敏
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我国未来5年-10年医疗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医改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10年医改的重点发展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社会对医疗行业“新基建”的广泛关注。一位投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一些短板,相信国家会推动医疗、医药领域的完善发展,这一领域有望出现大幅增长之势。一些细分领域,例如医疗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医疗等发展机遇可期。
带量采购有望在更大范围展开
“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医疗机构采购主体地位不断凸显,这将大大调动医疗机构参与集中采购的积极性。此外,医院用药和耗材等物资管理重要性愈加凸显,使用也将更加规范。”望海康信首席专家兼研究院院长郭启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意见》包括8个部分28条内容,形成“1+4+2”的总体改革框架,推动医保制度改革。《意见》从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化医保支付方式、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制度改革、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和使用、促进仿制药替代,治理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虚高、加快商业健康保险等多个方面作出指导。
针对带量采购等话题,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药品、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大规模推出,政策性医药市场降价仍是大势所趋,仿制药的高毛利率将告别历史舞台。此次《意见》的发布,再一次明确了包括药品、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将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以前是在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中进行带量采购,未来有可能突破这一局限。”在史立臣看来,区别于以往的药品价格谈判、带量采购,国家主导带量采购,省级部门后续跟进执行将成为大势所趋。
郭启勇表示,集采的下一步方向是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建立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一体化的省级招标采购平台,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完善医保支付标准与集中采购价格协同机制。
“互联网+”医疗站上风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医疗在解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尤其是解决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扮演了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3月2日发布的《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密切关注指导、及时总结各地的做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
此次,“互联网+”医疗在《指导意见》中多次被提及,具体包括探索开展跨区域基金预算试点、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
东吴证券认为,国家层面肯定互联网医疗的地位和作用,鼓励推进凭处方药房拿药和医疗电子化,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有望迎来拐点。
“以前网速等基础设施制约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随着5G建设的推进,远程医疗等有望加速发展。”史立臣认为。
多家券商研究报告认为,包括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都有望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受益者。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自去年10月份以来,阿里健康股价最高已经实现翻倍。而平安好医生的股价涨幅也超过70%。
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望提速
郭启勇表示,《意见》出台的新意在于“高起点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和“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
《意见》提出,高起点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统一医疗保障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全国医疗保障信息互联互通,加强数据有序共享。
“首先,医保将建立全国统一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全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这离不开先进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撑。其次,公共卫生服务将成为医保的另一个重点,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化建设离不开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这都需要先进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撑。最后,医保将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大力推动支付方式改革,而这也要依托于大数据提供相关信息作为改革的支撑。”郭启勇向记者表示。
国元证券认为,2003年非典之后,国家大力投入公共卫生建设,7年间投入百亿元以上的资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显示出公共卫生平台与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未来3年-5年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高峰。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