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今年货币投放力度将再加码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可期

  

  本报两会报道组 刘 琪

  货币政策如何定调,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货币政策着墨不多,并且强调是灵活适度,但是关于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的表述,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要综合化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货币投放的力度,预计今年的M2增速会围绕两位的增速浮动。

  连续第三年未对M2和社融规模

  设定具体增长目标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实际上,央行在去年第四季中国货币政策报告中就提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而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中就提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

  昆仑健康资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灵活适度”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一是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央行不仅有价格型和数量型政策工具,更要在LPR定价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注重MLF对于LPR定价的引导,以及进一步促成利率并轨,实现不同市场间利率的有效传导。二是调控频率更加灵活,尽管并不意味着调控频次的加快,但毕竟国内外经济形势瞬息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都要多于以往,通过“微调、多调”的方式可以令政策效果更加精准,便于及时发现政策操作的过度和不够力度,避免了以往大幅操作的金融加速器效用。三是调控幅度存在更多的遐想空间,前段时间市场企盼的降准、降息,以及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仍旧可以期待。这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无异于利好。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一方面运用好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投放等政策工具组合使用,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政府债券发行、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释放LPR改革潜力,适时适度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今年末M2增速超过1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超过13%,将明显高于去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三年未对M2和社融规模增长提出具体目标。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则是“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相关的表述为下一阶段“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两相比较,最新的政策表述更加积极,意味着今年以M2和社融增速为代表的宽信用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两个指标的增速会超出“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的水平。这也意味着在疫情特殊时期,监管层对宏观杠杆率短期上行的容忍度在增加。

  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贷款

  增长目标再加码

  对于货币政策工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张玮认为,这可以与近些年利率并轨的进程放在一起考虑,将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靠拢”,实际也就是向央行的信贷调控意愿与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意愿向靠拢,以缓解经济下行时期的“信贷错配”。

  “可以看到,从去年8月份以来,LPR定价机制的调整可以说是‘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的有力创新,解决了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的首要问题。”不过,张玮认为,这种操作方式尚不能做到政策利率的100%传导,而且即便解决了“融资贵”,也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毕竟信贷的决策权还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对于“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多体现“定向”的特征,类似于之前的定向降准,以确保资金的到位情况。

  在王青看来,“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将围绕再贷款设计,这将直接带动国有大行进一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的目标。

  相较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的目标,今年的目标进一步加码。据国务院近日对外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表显示,2019年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53.1%,已超额完成任务。

  李建军认为,今年特别设定了40%的普惠贷款指标,并提出了银行合理让利的建议。是一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特别表述,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种新的安排。在货币政策基本相对宽松的基础上,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政策力度,并适当削减融资成本,真正做到让利于企。同时要综合运用多种金融融资工具,共同为中小微企业增信,分担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并加快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扩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便利企业融资和降低融资成本。

  “从去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任务完成度来看,今年40%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去年部分大型银行以极低的利率向客户发放贷款,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掐尖现象”(抢走一批优质客户而留下次级客户)和“挤出效应”(成本较高的中小银行被迫退出小微金融服务)。因此,他认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实施差异化监管,支持中小银行发挥管理层级少、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和客户等优势,稳步推进业务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为民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普惠性的金融服务。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