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40城卖地收入降至1.87万亿元 年底多地加大土地供应

  本报记者 王丽新

  临近年底,“第二支箭”、“金融16条”、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多地正抓住时机加速推地,吸引房企参与竞拍,以期借该窗口期抢收。

  11月23日,沈阳市自然资源局浑南分局组织挂牌交易五宗地块;11月22日,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网上挂牌方式公开出让4(幅)地块,总起价27.87亿元;11月21日,南京2022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15宗地块挂牌,总起始价为56.3亿元;11月18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本年度第五批次“两集中”土地出让公告,共推出各类用地19宗,起始价总额约为116.24亿元……

  “每个城市都有年度供地计划,为尽量提高完成率,年末供地会较为积极。”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1月份以来,虽然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频出,但预计传导至投资端尚需要时间,所以暂时对土地市场影响不大,短时间内会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底价成交仍将是土地市场主流。

  对此,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今年前几轮供地中,多城土拍市场表现较为冷淡,增加供地批次,可以分散土地供应集中度,减轻房企拿地压力,提高地块成交率。”

  卖地收入有所降低

  2022年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相对低位状态,卖地收入规模较去年有所降低,平均溢价率亦较低,因此也成为有实力房企“备货”的窗口期。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年内全国40个重点城市卖地收入1.87万亿元,而去年1月份至11月份为2.73万亿元。

  “从重点城市的房企拿地情况来看,央企、国企、地方平台以及优质民营房企是拿地主力军。”陈霄表示,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保利发展、龙湖集团等全国性大型房企仍然在拿地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多家第三方统计机构数据来看,以新增货值TOP100房企为指标样本,今年前10个月,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滨江集团、招商蛇口、万科以及绿城中国新增货值均超过了千亿元。总体来看,新增货值长期集中于销售TOP20的房企中,剩余80家房企新增货值仅占25%。

  “我们的投资拓展部已经缩编裁员,全年都没有定投资拿地目标和相关支出计划,全公司的重点都聚焦在销售存货和保证交付上。”某民营房企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从公司过去储备的土地规模来看,目前仍能满足未来两三年的供货,在不确定的市场中,管理层倾向于保守经营。

  行业内也有新现象值得关注。“现在我们公司重点投资项目是代建业务,这是轻资产业务,虽然利润不高,但胜在‘旱涝保收’。” 另有房企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称。

  多地加大土地供应规模

  事实上,为了抓住年底最后一波政策窗口期,多地正全力开启加速供地模式,以期提升土地市场热度。

  11月25日10时,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里水季华厂4万平方米宅地将于网上竞拍,起始价为12.99亿元;11月22日消息,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日前挂牌钟楼区1宗商住地,起始价19.11亿元;11月21日,南通启东市挂牌4宗商品住宅地块,总起价25.3亿元……

  除了这些无需集中供地的城市外,在22个重点城市中,已有多城启动年内第五批集中供地,以期完成2022年卖地收入指标。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京、苏州、无锡、武汉等4个城市已经发布了第五批集中供地信息。而11月22日,北京昌平区城投未来科学城集团在其公众号发布了供地预告,意味着北京即将迎来今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

  “因大部分城市土地出让金缴清周期延长至1个月以上,部分城市甚至允许至土拍后的6个月内,所以今年投资预算不足的房企,在年末供地中亦有一定的参拍能力。”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如是称。

  而对于接下来土地市场的走势,业内广泛关注的是,11月份以来,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持续发力,利好民营房企融资的政策接连出台,对于提升土地市场活跃度是否有所助力?

  “这对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以及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有着重要意义。”陈霄表示,对土地市场而言,房企融资环境得到改善后,若资金面相对充裕,会间接提升拿地积极性。不过,房企资金面获得全面改善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短期内地方土地市场或难有较大突破和改善。

  “支持房企融资,主要是缓解当前债务压力,防止风险扩大。”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其最要紧的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拿地是“发展”问题,只有销售回暖,民营房企融资恢复通畅,其流动性紧张明显缓解,民营房企才会提高拿地意愿。

  对此,张凯表示,预计年末所供土地将以底价成交为主,央企、国企拿地更加积极。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