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刚,1958年生于辽宁海城。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曾荣获中宣部“书法三名工程”奖,担任全国楹联展评委,以及其他中国书法家协会单项展评委等。
张世刚 行书李白诗 66cm×38cm 纸本 2021年
本版由《中国书画》杂志供稿
张世刚先生是辽宁人,但他的字,却是北人南“风”。
书法分南北两派,这种说法大抵自清代中晚期起日益盛行,经过晚清及民国人的不断理论完善,这种南北两分的视角,彻底改变了我们今天观察书法史的方式。如果按照这样的南北两分法,世刚先生自然属于“南派”,即取法帖学经典正脉,笔端传达着精谨的“法”,洋溢着文气的“趣”,有明人之淡宕、宋人之俏逸、晋人之洒落。
当然,在世刚先生看来,书法分南北,或许是不妥的。他有这样一首论书诗:“论书何必北南中?笔法千家自古同。侧入平铺提按过,万毫齐力气神通。”
既然书法不可分南北,那么,我们自然不必狭隘地将世刚先生乃至启功先生等归为帖学一路。就世刚先生的书法而言,我更愿意谈谈他字中的一种宝贵的力量:沉静。
世刚先生说:“一个人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读书,临临帖、写写字,一定是个有福报的人。”也难怪,古人说“无事此静坐,有福才读书”。
世刚先生的书法,乍看是艺术风格的呈现,细细品味,实则是其内心世界的彰显。我不愿过多地去分析其风格,一方面是因为我相信风格是最外在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直接用眼、用心感受,毋需多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世刚先生坚定地认为书法是文化的,而非艺术的:“书法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文化的,它的形成标准、游戏规则、审美原则都是高级人类(其实就是文化人)所制定的。因此可以说书法是智者的艺术,是上上人的艺术。换句话说,是中国文化人的艺术,当然,它的性质必然是文化的。”(详见张世刚《中国书法的文化属性》)。
如果从外在形态分析,世刚先生书法的“静”则是建立在动、变的基础上的。他的另一首论书诗是这样说的:“笔落势来何可当!犹如快马阵前扬。挥毫最忌直来去,点画还应百态张。”这种“百态张(扬)”并不让人感到乱、躁的原因,恰恰在于他对风格的拿捏始终恪守着前代经典中所蕴含的那个“度”:狂不逾矩、重不淤滞、飘不虚浮、正不拘板……他恰恰是用内心的沉静,统摄着他的毫端万态。
世刚先生说,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利人、利大众、利社会的,也一定是感染人、鼓舞人、启迪人,让人感到人性温暖与善良的,同时能提升人性的本来智慧,唤醒蒙昧人生的。他还有一首这样的诗:篆隶真行草字规,俗成约定不容隳。挪头换面翻新样,天怒人愁神鬼悲!
世刚先生如一茎莲,任时风吹过,于寂静中绽放,于沉静中结实,彰显出毫端的、内心的力量——自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文/刘光)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