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公开拍卖市场的价值份额
1985-2022年全球艺术品和古董出口总额变化图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量在全球举足轻重,艺术品的进出口规模越来越大。艺术品作为资产的优质特性被不断认可,市场综合业务进一步发展,新赛道的出现、客户群体结构的变化,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一、挤出效应滞后
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相对独立,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国际艺术品市场挤出效应的激发时,更主要是激发艺术品市场的信心,并在信心聚合后启动市场发展的行情。但这一市场行情受到内外市场条件变化的影响,往往有一个滞后期。特别是中国画和书法等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在国际上和国内的交易差异很大,难以直接对标。而在油画等国际艺术品市场传统门类中,许多当代油画家虽然在国际上卖出高价,但国内的买家需要时间建立自己的审美,因此出现了时间上的滞后现象。
2022年国内市场拍卖总额大幅缩水,市场上拍量和成交量减少了30%-40%,仅有不到9万件作品面世,而2021年则有15万余件。国内外市场在2022年的信心差距较大,在对高净值人群的调查中,美国只有4%的人在未来12月内不打算出售或购买艺术品,与之相对的是中国香港只有36%的人计划购买艺术品、34%的人计划售出艺术品。就中国大陆而言,85%的人对于未来十年的艺术品市场看好,高于世界80%的平均水平。
二、提振市场信心是核心
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也并不确定。在2021年拥有亮眼表现力的上海ART021和西岸艺博会,二者作为上海艺术月的两大重要看点,在2022年11月11日前后开展,之后由于多方压力被紧急叫停,成绩不明,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又蒙上了一层面纱。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影响比较大。
特别是2020年至2022年,线下活动的不确定、地域交流受到阻碍,艺术品市场的信心被一次又一次抬起又落下,成为遗憾。因此,需要改善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市场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一方面,艺术金融、艺术消费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近几年政策对于文化行业的扶持、完善相应税收激励、财政补贴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有效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生态健康有序发展。而从市场本身供给出发,不断优化艺术品质量和品类,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致力于开发中华优秀的文化产品,以标准创新为先导,推进行业的结构调整升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市场中来,只有盘子做大,市场的信心才能提振起来,人们的心理预期也会相应的走向积极的一端。
三、两大战略取向是主线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长时间的调整与重塑转型过程中,经历了大环境的变迁与市场系统越来越不确定的影响,近来出现了两个大的发展战略取向:
1、二元结构的形成。收藏投资市场作为资产管理的一大落脚点发展很快,对于艺术品的价值与收益较为看重;消费市场作为大众消费发展也很快,越来越多个性化、接地气、通俗化的艺术品进入到人民视野。价值取向的差异化、社会环境的时代变化导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二元结构的深化。
2、平台+生态的发育发展。特别是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平台+生态的建构与完善这一势头发展非常迅速,热点不断爆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平台正在逐渐进入市场运行链条中,行业正在不断的洗牌。市场对于相应综合服务平台的需求不断增强,以及围绕综合性服务平台的生态发育和建构,形成新的市场发展格局。
四、中国式现代化源于中国式问题的认知
中国面临的是中国式问题,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推进现代化的方式方法,一是文化立场,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将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相结合,为大众带来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二是发展传统,立足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既不过分推崇西方画种,也不片面夸赞中国画等传统艺术门类的艺术作品,更好地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结晶与艺术品市场相对接,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三是时代趋势,中国当代艺术家有许多都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成绩斐然,我们要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将国际与国内相结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发展平台,推动信息共享透明化,推出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基于中国式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我们可以叫做“中国方案”。
1、建构平台+生态的市场机制,推动专业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发展,对于激发市场的潜在需求至关重要,推动公共艺术服务体系健全、加大艺术品知识版权保护,从艺术品市场现有的问题入手,推动平台+生态的建设和完善,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进入到这个生态领域,从而形成艺术品交易新模式。
2、建设现代化艺术品市场体系,需要政府、企业、机构多方共同努力,国内艺术品市场目前还存在巨大的潜力尚未开发,资本的顾虑也是市场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建立现代化艺术品市场体系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只有建设好国内市场体系,才能加强国际合作,构建艺术品跨境流通新模式,进而将中国优秀的本土艺术家推向国际舞台,获取更大的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达到文化输出的最终目标。
3、建构多样态的全球数字化场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重要保障,建立全球艺术品网络,加强对艺术品的版权保护,依托新兴数字技术更好的打造艺术体验场景,通过大数据、算法等对艺术品信息智能归类,并依据客户信息进行精准化推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这种基于“互联网+艺术品”的新的商业模式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
4、发展国际化与学术、市场共同体,两个共同体与国际的进一步融合,弥补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鸿沟”。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与国际很难实现非常好的对接,关键问题在于两个共同体没有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中形成非常好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学术脉络、市场体制的发展不同,导致国际化与本土化出现了隔阂;而市场与学术的错位也是由来已久。但艺术本身是具有感染力、传播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连通了国内与国际的桥梁,透过艺术品本身发展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学术共同体与市场共同体,使三者进一步互相渗透,共同发展。(文/西沐)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