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琴书为朋不染尘:郭天锡

  

  郭天锡在欧阳询《梦奠帖》后的题跋

  赵孟頫的两封吐槽信札曾在中国嘉德秋拍上拍出了2.67亿元高价,震动了整个市场。这两封信是写给郭右之的,所以也称《致郭右之二帖卷》。郭右之是谁呢?

  他就是赵孟頫的好友郭天锡,元代首屈一指的大藏家。郭天锡,字祐之(右之),号北山,山西大同人,后人常将其与镇江画家郭畀(字天锡)混为一谈。晋人《曹娥碑》、唐代神龙本《兰亭序》和欧阳询的《梦奠帖》,都曾是郭氏珍藏之物。因收藏《快雪时晴帖》,故其书斋名为“快雪斋”。郭天锡精于鉴藏,其题跋颇具特色,往往考证详密,诗以赞之。至元二十七年(1290)十月,郭天锡购得欧阳询《梦奠帖》,欣喜异常,精心重裱后,写下了一则长跋,其跋云:

  右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渤海郡欧阳询字信本书《仲尼梦奠帖》,七十八字,前后“御府法书”二小印,后有“绍兴”小印,合缝处古印甚多,下跋一“吉”字,未晓谁氏。庚寅十月购于杨中斋家。悦生图书,亦曾入贾秋壑文府。率更初学王逸少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咸以为楷范。张怀瓘云:“欧阳真行出于大令,自羊、薄已后,略无勍敌。独永师恃兵精练,议欲旗鼓相攻。欧惟猛锐长驱,永则破胆夺气。”《法书苑》亦云:“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弟一书也。

  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对郭氏所藏法书极为称许,曾作诗咏之,诗云:“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著名词人兼书画鉴定家周密,在《云烟过眼录》详细记载了郭天锡所收藏的数十幅书画名迹,并多次提到与郭天锡一起鉴赏字画。在宋元更替之际,大量书画巨迹流出,郭天锡依靠其所交往的文人圈,快速地建立了自己的收藏体系。王献之《保母帖》原藏赵孟頫家,经请求乃归于郭天锡。王维画作《孟浩然像》,昔为周密所藏,后归郭氏。郭天锡与赵孟頫交往尤为密切,惺惺相惜,且受益良多。郭氏所藏的《曹娥碑》《兰亭序》《梦奠帖》等皆有赵孟頫题跋,大大提高了郭天锡的鉴藏地位。而郭氏对赵孟頫的书画作品赞许有加,曾写诗“世人但解比龙眠,那知已在曹韩上”赞叹其画马水平之高超。

  赵孟頫在致郭天锡的书信中称羡郭“优游闾里中,峨冠博带,与琴书为友朋,不使一毫尘事芥乎胸臆”,这正是对郭天锡作为文人高士的生动描绘。郭氏通晓音律,喜古琴爱吟唱,《困学斋杂录》记载他拥有名琴“霜钟”和“万壑松”。至元十六年(1279)四月,年过五十的郭天锡与王恽、刘冲等友人游览汴梁大佛寺,闲话间谈起四十多年前汴梁城蒙古灭金之战,郭天锡放声长歌,众人动容,怀仰之思涣焉冰释。郭天锡以友为重,广结人缘。郭天锡曾将珍藏的米芾《珊瑚帖》赠送给好友季宗元,后又将米芾所临的谢安《八月五日帖》寄送给季氏。季宗元十分感动,特意记录了这一段饱含兄弟般情谊的收藏佳话。

  郭天锡一生先官御史,后任镇江判官,终于理问官。郭氏仕宦经历平淡无奇,但因鉴藏巨迹而名著于史册,今以诗志之:

  祐之长歌好雅兴,万壑松琴临水鸣。兰亭曹娥箧中物,不负平生嗜古情。(文/赵伟松)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