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 对话 青铜 199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国内艺术市场兴起近三十年,与当初相比已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经历过几次飞跃与调整,市场早期所具有的投资红利渐渐被消化,投资导向型的艺术需求慢慢演变为审美、收藏与消费的主线;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和价格的愈加高企,艺术市场似乎已难以出现明显的普涨和大涨或齐涨共跌的现象,即不太会再现2009年后那种爆发式上涨的行情了;当今投资艺术品的平均回报趋向于薄利,结构化成为市场常态。显然,内地艺术市场逐步进入到成熟期。
没有了红利、普涨和大涨,还会有人收藏艺术品吗?未来的艺术市场将会怎样?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伴随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发自内心喜欢文化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喜书爱画者的年龄从幼童到老年,由职业到业余。而艺术收藏和消费的人群也一直在扩张中。人们似乎根本不用担心未来艺术市场的雄厚基础。从消费角度观察,若市场上对艺术品没有新增加的需求,而只是局限在原有消费群体内时,便成了存量市场。存量市场是一种交易量接近饱和的状态,此时的市场内部常面临结构化的调整。事实上,2012年之后一直处于调整中的艺术市场就属于存量状态。改变这种状态的出路在于增加市场新的需求、新的客户或新的资金,即寻求市场的需求增量。说白了,就是要有“新人”拿着“新钱”进入市场。有了新的增量,市场就会获得未来继续上行的空间。
艺术市场上一直不停涌现着新的需求,为什么仍难以再出现曾有过的普涨和大涨?这里有收藏群体的观念更趋理性,艺术选择更加挑剔的原因,也有市场价格高企引起“接盘者”对“价格恐高”的因素。如此避高就低,避此就彼,结构化的市场格局很难形成普涨的态势。根据目前的市场规模,大涨和普涨对增量资金的需求较大,而眼下的市场增量还远不足以做到这一点。而且,如今新入场的藏家似乎十分理智和谨慎,他们习惯于投石问路,有选择地进行试探性购买,逐渐积累交易经验,这样形成的缓慢增量的确难以产生爆发性的市场行情。
市场上古代艺术精品的资源匮乏,遇到的要么价格很高,要么品质不精。同时,市场上还充斥着许多低附加值的艺术普品、价高质次品甚至赝品,到处出现供给效率低、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泛滥的市场现象。尤其在中低端市场上大量出现的仿古赝品,影响着新需求的进入信心与节奏。这也是资金难以快速进入传统古代板块的原因。
随着投资和收藏理念的转变,更多的人将藏品“进多出少”“只进不出”,因而形成高端精品货源更加紧缺的“恶性循环”;而新进场的艺术收藏者又不愿意高位接盘那些“大路货”作品,这些新需求常常带着新的价值判断,不像以前的藏家那样随意地遍地扫货;一些曾经交易十分火爆的领域,如当代书画板块,2012年以来一直“跌跌不休”,新需求好像对此也兴趣不大;近现代书画等原先价格较高的板块,除非为精品代表作和某些价值洼地,似乎也不被新资金所青睐。艺术市场结构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当今的市场需求更加趋向于多样化。30年的时间,艺术爱好者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更多、更深的认知,喜好中国古代艺术品、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众多新进场的藏家。实际上,近几年在高端艺术市场创下“天价”的古代艺术和工艺精品多是被“新钱”买走的。当古代板块的精品供给难以满足需求时,市场上及时引进了现当代艺术、西方艺术、潮流艺术、涂鸦艺术、数字艺术等新兴门类,弥补了市场上品种、数量缺乏的状况。而现当代艺术板块更加适应新一代年轻化艺术藏家的国际化与时代化的审美需求,尤其能吸引到那些信息技术领域的中青年企业家、年轻中产阶级等群体的关注。
释放市场消费潜力的另一条出路就是多提供有效供给。那些价格不高、美观养眼、具有升值潜力的作品有助于促进需求的增量。得益于大众艺术审美眼光和判断力的不断提高,如今,艺术家的作品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内地的画廊与拍卖公司近年来更着重推出了一批批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新颖特色与创意,不高的市场价格,能吸引到新晋艺术藏家的关注,也对老藏家调仓藏品风格有着不小的诱惑。近年艺术品一级市场十分的活跃,画廊画展、艺术博览会、网络展览带货等都为市场增添着活力。尤其新兴科技和互联网也在推动艺术的创新,人工智能艺术、数字艺术、NFT艺术、元宇宙艺术等发展迅速,更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当然,由于新“科技艺术”的一级市场还在培育之中,人们对此的认知和验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让消费者对新生事物快速产生情感并不容易,短时间内也许还难以制造出明显的需求增量。社会上遍地开花、海量创作的当代书法、绘画作品十分有益于大众收藏、装饰和消费的普及,市场前景广阔;线上艺术品交易有助于继续推进中低端艺术市场的发展,作用不能小觑;这些对夯实艺术市场“金字塔”基础的意义非凡且深远,都将对未来艺术市场的发展提供经久持续的动力。笔者坚信,当内地艺术市场未来某一天出现普涨、大涨时,一定是在持续不断的需求增量推动下,那些艺术精品与“普品”“大路货”的价格差别到了足够大的时候。(文/季 涛)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