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景区规划管理对于许多人来说吸引力逐渐减弱,需要从新的产业视角去重新审视当前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与系统化过程。从发展的态势来看,当地政府不仅要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两方面进行探索,更要全面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状况,根据当地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认真地研究和规划探索。
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有着大量的人文、自然特色资源,但由于缺乏突破口和价值发现,一直没有把这些资源应有的号召力激发、提升起来。通过对当地特色资源的全面调研、形成高度认知,再运用艺术的手段找到突破口,激活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文化资源,实现特色资源的价值发现,提升其号召力,是地方文旅依托自身文化特色资源发展的一大战略前提。通过挖掘这些资源的存量和价值,不断地活化,使之更加丰富、系统。其中就会运用到数字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规模在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过了50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1.5%。
然而,大众对数字经济和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性还缺乏认知,未意识到其战略地位,尤其是文化艺术资源在数字经济中的重要位置。文化艺术资源,包括自然文化资源,它之所以具有特殊的功能,取决于其独特的特质。文化艺术资源越被挖掘,其存量就越多,越系统使用,其价值也就越大,这一特性是其他资源所没有的。以往我们大多利用传统教育等方式来传递文化;现在,最有效的手段是依靠商业及产业机制来实现文化艺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活化。
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成为支撑榆阳发展的重要资源形态。要不断挖掘和活化这些特色资源并最大化其价值存量,就需要更多地运用数字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除此之外,体验经济也是活化发现新价值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山水人文景观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已经是十分熟悉了,但陕北的戈壁、高原、黄土、梁卯、窑洞等平时难以接触到的景观景色,是游客很难体验到的,一些个性的自然景观逐渐受到新一代游客的青睐。体验经济正在崛起。
一个很有特点的例子是一些南方的画家主动选择在冬天去零下30摄氏度的东北探索,去看、去画不一样的风景,他们追求这种平时很难接触到的极度体验,也只有这种体验经济能把人留下来,人待在这里所贡献的价值才会更大。
体验经济对于各地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打造深度沉浸式体验和时尚的文化场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建构发展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平台,实现新业态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曾经一个比较偏僻的边疆油城提出要打造成时尚型城市。然而,这个目标当然是难以实现的,这个城市缺少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的时尚氛围,也不具备时尚品牌留驻的条件,很难形成这一形象的城市认知。相比之下,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当地大旷野、大沙漠、大戈壁,大漠夜晚的星星、月亮,甚或是晚上的独特景观等,可能更现实、更有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将麻黄梁独特的优势资源充分展现出来,建设成为中国人都知道的特色文化,让人们可以体验黄土文化,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住进窑洞等特色场所,这种深度体验不是简单几天的走马观花式旅游,它可以长期地留住游客。在推动麻黄梁发展新业态方面,艺术可以起到重要的激发聚合效应。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手段来吸引人们,将资源通过时尚化和数字化的形式转化为可推广的服务与产品。只有转化为新的体验经济形态,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访、来游、来居,为麻黄梁带来人流、收入和经济形态的改变。
不论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还是从商业角度出发,都应该围绕资源转化来发展新的经济和生态体系这一主线,去建构发展平台,而不仅仅是每次单纯地做一个个项目,彼此之间没有关联,那样将很难形成产业集聚。只有建构出平台,才能围绕平台建构新经济、新产业生态,才可以逐渐展开服务、环境和生态的建设,才能真正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和新经济产业的发展。
榆阳区委区政府近年来经过不断地努力,加大了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投入,从认真研究和规划陕北民歌博物馆、榆林古城和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等项目来看,榆阳区委区政府对当前发展的急迫性和后能源时代的挑战有着深刻的理解。麻黄梁通过认真挖掘特色资源,利用艺术激发效应,打造成为一个深度沉浸式的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旅游目的地,为榆阳社会、经济、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擦亮“大美榆阳,陕北之窗”文化名片,为其他区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文/西沐 李颖珊)
编者按:近日,李可染画院麻黄梁创作研究院暨贾又福麻黄梁艺术中心在榆林举行揭牌仪式。李可染画院副院长西沐在主题专家座谈会上,从激发人文与自然的艺术之美,活化特色资源、挖掘价值存量,融合新业态和数字化场景等方面发表了《共生共创 激发麻黄梁特色资源的号召力》为题的主旨发言。现选取其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陕西榆林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