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447              证券简称:全信股份            公告编号:2024-022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R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享有利润分配权的总股本(不含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6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军工业务为主业,聚焦军工电子信息领域,主要从事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光电元器件、FC光纤高速网络及多协议网络解决方案、光电系统集成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产品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全面实现国产化,满足用户对产品高性能、高可靠、自主可控等需求。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和兵器五大军工领域。航空领域主要应用于歼击机、直升机、运输机、预警机、无人机等军用飞机;航天领域主要应用于火箭、卫星、导弹及载人航天器等;舰船领域主要应用于水面、水下舰艇及各类辅船等;电子及兵器领域主要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导航等电子系统。

  公司持续深耕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民品市场,主要从事光电传输线缆及组件、电气控制设备、总线控制网络及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目前,公司已在商业卫星、卫星网络领域实现批量配套。2023年公司在轨道交通、民用航空和盾构机等应用领域国产化产品取得重大进展, 轨道交通装备用通信电缆在取得CRCC认证资格后,已批量应用在350km/h复兴号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正在拓展总线控制网络及设备产品在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应用;2023年绕包线产品已在国产大飞机C919及支线客机ARJ21形成批量配套,正在逐步按计划推动射频电缆、光缆和连接器产品进入商飞目录工作;2023年盾构机用控制、通信、变频、拖链和卷筒电缆在主流盾构机厂家均已实现大批量供货,水密连接器和水密组件都已实现国产化配套。

  (二)经营模式

  营销模式:公司营销模式基于客户需求挖掘,立足型号科研阶段配套,以无源光电链路、有源光电链路、接口和计算链路、FC网络链路等技术实现路径为抓手。公司构建了以客户经理、技术支持人员以及生产交付人员等不同角色组成的区域化服务团队,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从技术、产品、质量、响应度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客户。公司组建了从市场前端、售中服务到售后保障的全寿命周期支撑团队,配置专职专人收集、响应客户需求,协调公司内部力量,确保客户需求及时、高效、无衰减的传递到公司内部,并高效闭环。

  科研模式:公司科研管理围绕公司战略和客户需求,自主进行新产品开发,以满足客户中长期需求,对研发团队专业化整合,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研发体系建设围绕设计准则编制、设计手段建立、产品技术基础完善和技术人员梯度搭建,针对各类科研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管理方式,强化科研项目的分层管理、阶段控制和经费管理等,把控科研产品技术状态和研发质量。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山实验室等开展多领域产学研合作,与海军航空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共建研究中心及实践基地,构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良好平台,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生产模式:公司针对行业特点,采用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模式,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能力,分板块保障生产任务落地闭环。2023年,以均衡生产为目标,通过开展外部市场策划,结合产能饱和度制定年度综合排产计划,以达到生产资源配置最优化;通过持续深化运用MRP物料需求计划等信息化工具,完善战略预投能力,形成了订单生产、安全库存、战略预投相结合的物料管控模式;先后完成设备信息化线上采集能力改造和智能库房建设,结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在线排产,和订单生产全过程的数据化、透明化、可视化,提升生产管理的追溯性和过程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采购模式: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秉承高质量、低成本、准交付、合规化的供应链管理原则,打造稳定、敏捷、经济的供应链体系,持续提升采购效率、保障供应链稳健运行。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能力,与关键物资供应商建立战略协同的伙伴关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障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650.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51.7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92.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42%。驱动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运营管控,稳生产、保交付,同时稳步调整产品结构,报告期内光电系统和FC产品实现持续增长,保证了公司整体销售业绩稳定;受下游客户需求滞后、传统板块业务竞争加剧、科研投入转化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销售业绩微降。

  2、报告期内因前期基建和生产设备投入使用,折旧和摊销费用增加明显;公司高性能线缆和组件产品等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部分新产业订单没形成批量交付等原因影响,报告期内利润下降明显。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R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R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2024年2月27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股份回购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合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的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14元/股(含),本次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暂未实施股份回购。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2月27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2、2023年12月25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十一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十一次会议以及2024年1月12日召开的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公司将原“综合线束及光电系统集成产品生产项目”的项目投入总金额由12,827.65万元减少至6,769.50万元,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由9,078.65万元减少至4,921.16万元,项目募集资金投入减少4,157.49万元。同时将该项目减少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资金4,157.49万元用于新项目“航空航天用智能网卡研发项目”建设。除相关项目投资额变更外,“综合线束及光电系统集成产品生产项目”的实施地点由“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工业园飞天大道71号”变更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工业园飞天大道82号”,新增加募投项目“航空航天用智能网卡研发项目”实施地点为“南京市鼓楼区清江南路18号5号楼”。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12月26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3、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于2023年7月14日发布《关于江苏省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公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本次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是工信部对公司持续培育创新能力、聚焦专业化发展战略的认可,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影响力,提升公司在主营业务和细分领域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储备,构建全面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体系。

  4、公司依据未来战略发展需要,结合在FC网络领域已取得的技术优势,统筹智能网卡、FC网络和接口计算等方面的整体资源和投入,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架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运营效率,于2024年4月22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同意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上海赛治,本事项尚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上海赛治的独立法人资格将被注销,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均由公司依法承继。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