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政策助力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 苏诗钰

  二季度是全年经济工作承上启下为实现年度经济目标打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各地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的黄金期。二季度以来,各地财政金融政策加码,助力重大项目紧锣密鼓加快推进,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根据相关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二季度启动,5月17日首发到11月中旬发行完毕,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品种分别发行7只、12只和3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5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前期开展工作基础上,梳理出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专项债在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序发行的同时,做到了早发快用。据Wind数据统计,5月份新增发行152只专项债,主要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等领域。5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远高于4月份的31只,6月份至8月份或为供给高峰,充分体现出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的政策“温度”。

  在笔者看来,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为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保驾护航。当前,多路资金正加快下达,确保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这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相互配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存量和增量资金,形成政策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比如,各地要视情况精准滴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速系统资金划拨,减少申请流程,争取实现财政资金当日达;加大监测力度,强化常态对接机制,对重点项目融资进行专班跟进,充分满足重大项目建设项目用款;同时,也要做到满足企业终端需求,做到支付灵活便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为推进重大项目实现更多实物工作量,要用好用足财政金融政策工具,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各地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用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保障相关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