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发挥长期资金管理优势 深耕养老金融

——专访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林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力投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金融业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养老金融机构可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助力留住科技人才,以及加快自我创新转型上重点发力。

  提供长期稳定金融活水

  陈林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核心是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成果转化慢、风险相对高,需要耐心资本投入。“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恰恰是市场上优质、稀缺的耐心资本,能够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提供一定比例的长期稳定的金融活水。”陈林表示。

  具体来看,资管行业可以通过投资管理和产品发行,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全周期、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一是加强二级市场股权投资,持续引导养老金、保险资金通过新股配售、战略增发、场内交易等方式投资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

  二是持续开发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并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为产业园区、功能区和科技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引导养老金和保险资金投资具有核心关键技术、市场潜力大、发展态势良好的科技型企业和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

  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陈林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坚持人才优先,以新型生产关系做保障。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各类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通过及时改革分配和激励措施,充分满足人才需求、用好人才资源,能够更好地保证竞争优势。

  当前,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新兴技术转化为现实应用的关键,也是保持新质生产力迭代升级的支撑。在陈林看来,在宏观层面,需要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微观层面,各类组织尤其是人才密集的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正在探索做好人才的育才、引才、留才,以及用才工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养老金融专业机构在激发人才活力上具有天然优势。”陈林表示。

  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谁有效解决养老储备问题,谁就在人才竞争中赢得先机。养老金融机构可以当好政策落实者,积极推动人才年金发展,为各类人才解决养老后顾之忧,使其心无旁骛钻研业务。例如,上海临港新片区、苏州工业园区等率先发起的人才年金计划,就值得进一步在高新技术园区等推广,推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惠及更多高精尖人才,帮助地区和企业更好吸引和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人才年金等第二支柱养老保险管理需要安全稳健、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投资载体。养老金融机构可以当好产品供给者,提高年金管理服务质效。同时,持续构建养老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联动,叠加健康养老服务等,搭建面向企业客户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覆盖养老金融产品、健康管理服务、养老生活规划的全场景养老金融增值服务,助力解决养老之忧。

  加快数字创新转型升级

  资管行业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助推者,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陈林表示,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既在行业内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更是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支撑。养老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深化科技创新,注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升级,才能更好地培育自身的新质生产力,持续为委托人和受益人创造良好的收益。

  具体来看,在投资端,养老金融机构可以持续建设体系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投资管理体系。探索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强化资产配置的体系化、模型化研究,不断提高长期风险管控和识别能力,构建符合养老性质资金特点的资产配置模型;同时,将投资经理的个人能力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转化融入公司系统化的能力,并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寻找到更好资产,不断完善投研框架、投资逻辑,提升投资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效率。

  在客户端,养老金融机构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建设统一的数字化系统,搭建统一门户、接入统一入口,精准刻画客户画像,实现智能营销、智能投顾、智能客服,为客户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和即时触达的良好体验,不断提升客户触达效率。还可以在差异化服务上下功夫,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和需求测算,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风险保障、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的全链条支持。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当下的时代命题,也是行业的共同责任,更是机构的立身之基。”陈林表示,养老金融机构应全力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积极服务国家养老战略,助力在资本市场中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长坡厚雪,同时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