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艺术康养+”模式大有可为

  [明]仇英 停琴听阮图轴 112.2cm×42cm 纸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刘晓丹

  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要素包括艺术产品、艺术生产者、艺术传播者(包括出版商、营销商、广告商、代理商等),其服务对象是各门类艺术产品的使用者。其中,造型艺术产业、表演艺术产业是艺术产业中分布最广、活跃度最高的两大领域,前者包括绘画、书法、雕塑、摄影、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饰设计等行业,后者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戏曲、曲艺、杂技等行业。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精神产品产业,其中的艺术产业精神属性最强。如果把文化产业看作国民经济的皇冠,艺术产业则是文化产业这顶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不过,传统艺术产业在艺术产品的功能定位上,存在明显不足。

  传统艺术产业的产品功能定位,从短缺经济时代延续而来。在短缺经济时代,艺术生产者是稀缺的精神生产力,艺术产品主要作为“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艺术生产端是产业的核心。绘画、书法、雕塑等造型艺术行业,尤其如此。在此功能定位下,艺术产品的价值评判主要从思想性、专业性出发,看重艺术生产者所具备的思想表达能力和创作、表演技巧,而将艺术产品使用者置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此时的艺术产业链是单一向度的产业链,其中的艺术产品流通链、艺术信息传播链、艺术价值合成链是单向的。忽视艺术产品的使用者,是艺术产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最大障碍,是目前艺术产业规模难以大举突破的主要原因。

  而艺术康养的艺术产品功能定位则会带来全新局面。

  艺术康养是独特的生命养护方式,其目的在于直接促进心理健康并间接促进生理健康,艺术产品是康养的媒介和手段。在此功能定位下,普通人不再只是艺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还可以是艺术产品的主动参与者。他们既可以通过感受式艺术康养(比如欣赏名家书画、欣赏经典音乐),也可以通过表达式艺术康养(比如信手涂鸦、自由舞动)来促进心身健康。在感受式艺术康养中,欣赏者不必刻意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表现技巧,只需关注作品能否让自己产生情感共鸣。在表达式艺术康养中,创作者或表演者更不必拘泥于思想性和表现技巧,只需关注如何疏解内心情绪。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康养身心的需求,当艺术创作或表演的技巧壁垒打破后,每个人都愿意、也可以成为艺术产业链的参与者。随着AI在艺术领域日益普及,艺术创作轻技术、重表达的倾向会愈加明显,艺术的康养功能也会越来越被重视。

  在艺术产业内部,艺术康养能够促动多种艺术行业横向融合。

  艺术门类的细分,主要为了便于生产者学习技艺。而在实际运用中,各类造型艺术之间、各类表演艺术之间都并非泾渭分明,甚至在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之间也没有绝对界限。比如中国文人画,便将绘画、书法、篆刻以及诗文融为一体,共同表情达意。比如影视艺术,是戏剧、摄影、音乐、建筑、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体。艺术康养从艺术产品使用效果的角度,要求多门类艺术融合。本质上,各类艺术产品都是不同频率光波和声波的集合,它们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原理相同。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大部分疾病都与情志有关,而各艺术门类产品中的五色、五音均与五脏相应,均可以通过调和五脏平和情志,保健心身。艺术康养的多行业艺术融合,会让整个艺术产业焕发更多生机。

  艺术康养产业还能促动艺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外向融合。

  艺术康养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构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专门提出培育健康文化产业。艺术康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均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以“艺术康养+”的方式与其外向融合,尤其与养老产业有更多的融合空间。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9亿,占总人口21.1%。老年人的消费理念已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健康、休闲、娱乐是其最大需求。由于艺术活动需要较多的闲暇时间、较自由放松的心态,艺术康养是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康养方式。此外,中年人和青年人在工作、学习重压下,康养需求也日益提升,艺术康养同样是其乐于接受的康养方式。

  艺术康养让艺术产业的消费端与生产端合二为一,使艺术产业形成巨大的闭环,也使艺术传播与销售等中间环节有了更多的服务对象、更丰富的服务方式。对于投资者而言,艺术康养产业是艺术产业的一片蓝海。

  (作者为李可染画院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