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君子之风

——洪亮吉篆书七言联

  洪亮吉篆书半生七子七言联

  洪亮吉(1746—1809),初名礼吉,字穉存,号又蛣,世称北江先生,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官吏、书法家。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探花,为官耿直,擅篆书。

  洪亮吉的《北江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别成一家”,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诗学古人“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北江诗话》卷四);非议翁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同前卷一)。这些都是可取的。此外他评论古代及当时诗人,亦多精到之语。

  此作洪亮吉写给“兰圃一兄”的对联亦十分精彩。洪亮吉艺术与人格是较为矛盾的:一方面为人狂傲狷介、特立独行,敢不顾生死上书针砭时弊,为此惨遭流放而无所悔。另一方面其书法却并不肆意张扬或草头乱服,而是工整典雅、清丽端庄,温润如谦谦君子。封建士大夫坦荡正直为天下请命的胸怀与温润典雅的艺术修养,在洪亮吉身上居然和谐统一。对联中的“邺中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刘桢,这“建安七子”表征的是诗文高标的内在期许。而上联“城北”指代不够明确,疑似洛阳城北的邙山,代表着作者对两汉魏晋品望“长传”的愿望。可以说,书风的平正典雅与文本所蕴含的儒家精神相表里,共同展现了洪亮吉的书品与人品。

  洪亮吉的书法,师法李阳冰,同时也受到王澍所坚持的“二李”书风的影响。他的篆书创作承袭了这种传统,结字修长,体势开张,整体风格秀逸。用笔上,他追求“圆乃劲,瘦乃腴”的篆书审美标准,将笔画的转折处理为圆转,笔画纤细匀称,结构工整,属于典型的“玉箸篆”,展现出一种流畅而和谐的美感。在收笔处,洪亮吉几乎没有驻笔回锋的动作,要么戛然而止,要么露锋收笔,形成独特的“悬针”,效果篆书字形修长,富有优雅之感。

  整体来说,洪亮吉的篆书吸收《峄山碑》《琅琊台刻石》《三坟记》一类玉箸篆风格纤秀古雅,字势挺拔俊逸,笔画线条没有出现飞白效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文/胡天正)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