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细致入微 生机盎然——郭向雷的花鸟之声

  郭向雷,生于1976年,甘肃徽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水美术馆副馆长,天水书画院副院长。

  郭向雷 西行记之一 39cm×6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郭向雷 西行记之二 39cm×6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郭向雷 冬之韵 210cm×8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郭向雷 花开盛世 180cm×97cm×2 纸本设色 2022年

  郭向雷出生成长于甘肃徽县。与外地人想象中的荒凉和干旱不同,虽在甘肃,徽县却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山水秀丽,有“陇上小江南”之誉,是一个适宜花鸟画家成长的宝地。

  师范毕业的郭向雷在当地一所乡镇中学当美术老师。那时他的眼中还看不出这些花花草草有什么动人之处。而让郭向雷没有想到的是,22岁到省城兰州的甘肃教育学院进修时,碰到了当时尚在此执教的花鸟画家杜平让。杜平让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天性,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让作为学生的郭向雷突然明白了,自己拥有的艺术资源是多么宝贵。

  火种一旦点燃,郭向雷眼中的世界自此与众不同。家乡的一草一木,童年的彩色记忆,都开始慢慢在他的笔下呈现。从一笔一画的描摹到挥毫写意的抒情,从工笔细致到没骨写意,郭向雷的花鸟世界越来越精彩。更加幸运的是,一路前行,郭向雷得到了画家莫建成、莫晓松、杜平让等诸位老师的精心点拨和指导。他们带给郭向雷的不仅是花鸟画技术上的精微体验,更有他们对西部花鸟画这一全新题材独立的思考和感受。正因如此,郭向雷的艺术没走什么弯路。他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视角去体察和感悟花鸟与自然、人类的关系,所以笔下有了自己的花鸟之声。

  中国花鸟画其实是微观世界的再现,一花一鸟相对于山川大河,不仅在空间上小了,而且在境界上也更倾向于内心的诉说。可以说,一花一鸟其实都是绘画者个人内心的声音,通过外在的枝叶和色彩进行着表达。好的花鸟画其实一定与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花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创作者内心的外在表现。

  郭向雷的花鸟,正是在这种内外精神的衔接上找到了自己的出口。当然,这一过程的进展是循序渐进的。郭向雷较早一些的作品,有比较强烈的图式感,因为侧重学习古人,借鉴的东西比较多,画面的图式和语言都让人有熟悉的感觉。但可称道的是,郭向雷的细腻和认真,一枝一叶都交代得非常清楚,细致入微,不偷懒,不取巧,这保证了他的画干净、幽空、有格调、不俗气。这也是从事工笔花鸟的画家最重要的品质锤炼。

  后来,随着他技艺水平逐渐提高,他的画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描绘。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身边生活的崭新认识,经由陇南山区的景观开始在他画面上展现出来。花鸟已不仅是简单的物象,而是成为生命的承载,带着生活的热度和情感的温度转化为有活力的生灵。不仅是那些野鸭、麻雀、雉鸡在进行生命的鸣叫,那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也在风中摇荡,唱着自己的歌。画里的那种生机、野趣、活泼,都在繁密、茂盛的大自然背景中渲染得浓烈而灿烂,比如《秋日》《秋的回忆》《深秋》《秋祭》等作品,以秋日为主线,以自然的蓬勃生机和花鸟的野逸状态表现出了创作者激动、兴奋、不可遏止的激情和想象力,吻合于他自我心性的呼喊和想象,是他性格中善良、纯真、坚持的反射,也可以算作他试图在花鸟画创作中喊出自己的声音。

  近两年,郭向雷更加倾向于没骨花鸟的实践。这其实是他内心成长的必然选择。他加大了写生的力度,画也开始不拘泥于工笔与写意的束缚。兼工带意,他更加注重意韵的传达。尤其是一些大幅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能在清晰的技术要素支撑下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同时,郭向雷大量阅读,苦练书法,时常沉思自己的花鸟之路应该去向何方。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短长的画家,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文/冯国伟)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