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149 证券简称:睿智医药 公告编号:2025-18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睿智医药作为一家拥有领先水平的生物药、化学药一站式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提供商,睿智医药始终秉持“赋能医药创新,守护生命健康”的使命与“从概念到临床,全链条赋能,让IDEA快进到NDA”的企业愿景,致力于持续赋能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公司在中国上海、江苏、四川以及美国、欧洲均设有运营场所或分支机构,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CRO/CDMO业务板块作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通过前沿、多元且全面的技术积累,为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以及科研院校提供涵盖化学药研发以及生物药从早期发现到开发与规模化生产阶段的一体化服务。
1、化学业务板块
公司化学业务服务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合成化合物库设计、药物化学、多肽化学、基于片段的药物筛选、分析化学支持与开发、早期工艺开发、工艺安全评估、毫克至公斤级放大合成,涵盖了从靶标解析与验证、苗头化合物的设计、苗头化合物到先导化合物的筛选与优化至临床候选化合物筛选,以及支持小分子药物发现与早期开发各细分阶段的化合物合成,能够为客户提供小分子药物临床前阶段全方位的服务。
2、药效药动业务板块
公司药效药动业务板块包括药理药效业务以及药代药动业务,服务内容涵盖体内外药效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安全毒理等相关性研究。公司借助长年积累的多种疾病动物模型与体内外生物学分析方法,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新药体内外药效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安全毒理等相关性研究,并结合数据辅助客户确定候选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方案,帮助客户快速有效的推进候选先导化合物进行IND申报。
药理药效业务服务涵盖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体内药理学以及体外生物分析等,为客户在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提供深入而全面的帮助,尤其在危重疾病领域,如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病、免疫及炎症性疾病等方面,通过运用先进的科研手段和创新技术,助力药物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跨越。
药代药动业务服务覆盖生物分析、体外药代动力学、体内药代动力学以及毒理,已为全球众多客户累计完成了数以万计个化合物的ADME体外筛选试验以及体内药代试验,用以支持早期药物的筛选和开发。除此之外,公司拥有AAALAC认证的3,800平方米啮齿类动物中心和4,500平方米的大动物中心,可用于支持体内药效学和药代药动等相关研究。
3、大分子业务板块
公司大分子业务板块分为生物药研发服务、生物药开发与生产两个业务板块,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大分子药物发现、工艺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研发与生产服务。
公司生物药研发服务板块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先进全面的生物药研发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模块涵盖从蛋白制备和细胞系构建至临床前候选抗体生成,包括利用多种表达系统的重组蛋白和抗体生产、稳转细胞株构建和分析方法开发、抗体发现(杂交瘤/Beacon单B细胞克隆/噬菌体和酵母展示文库)、抗体工程改造(亲和力成熟,特异性和成药性改造,双/多特异性抗体改造等)、结构生物学、表征分析和早期可开发性评估、XDC偶联药物等相关服务。
生物药开发与生产业务板块服务内容包括了稳转细胞株开发和建库、工艺开发和优化、无菌灌装和冻干,中试规模的样品生产和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支持国内外IND与NDA申报等。生物药开发与生产业务板块通过上海张江和江苏启东大分子CDMO基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符合NMPA、FDA以及EMA质量体系及GMP规范条件下的生物药研发及生产服务,可以有效覆盖各类客户从临床前研究至商业化生产的需求。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 否
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R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R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注:2024年7月,公司董事长WOOSWEELIAN先生因借款合同纠纷起诉公司控股股东北海八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本投资”),根据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第(2024)粤07民初66号《民事调解书》,八本投资同意于调解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WOOSWEELIAN先生过户转让其持有的公司30,033,098股股份,并完成转让登记手续。因八本投资未能按照上述《民事调解书》约定时间履行相关义务,WOOSWEELIAN先生作为申请执行人,已向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目前股份尚未完成过户。
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过户后,WOOSWEELIAN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公司78,193,395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5.70%;其中WOOSWEELIAN先生直接持有公司55,482,062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1.14%;其一致行动人MEGASTARCENTRELIMITED(以下简称“MEGASTAR”)持有公司22,711,333股股份,持股比例为4.56%。WOOSWEELIAN先生将变更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020.48万元,同比下降14.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47.48万元,同比上涨75.30%。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由于创新药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影响,公司订单获取未达预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上涨主要系因为较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化学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化学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5,619.48万元,较去年下降21.71%。由于化学研发业务所处的市场发展成熟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并且现有部分客户减少化学药物投入,转向生物药研发等原因,导致化学板块的业务有所减少。
在业务开展方面,公司针对新型药物及中间体业务,持续打造ADC的Payload(如抗癌小分子毒素和靶向药物)及linker、共价结合药物、PROTAC和分子胶、新型核苷合成、糖化学、多肽合成、小核酸以及跨模态偶联等技术平台。
在ADC Linker-payload合成化学方面,创新性开发了多个新型Linker-payload,深入开展了新型多肽/抗体偶联物的研究及新型偶联方式的研发,开发双Payload的技术,有多项ADC化学的平台型专利申请;报告期内,通过联动大分子业务创建ADC一体化研发技术平台提供ADC整包服务,获得2个ADC整包模式订单。
在多肽化学方面,积极拓展复杂大环肽合成、GLP-1 peptide、PDC、RDC业务,通过多肽设计、合成、分析、纯化、工艺开发等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高通量的环肽生产和筛选服务。报告期内,多肽研发团队规模进一步扩大,业务订单呈增长趋势。
此外,公司化学团队持续开展小核酸和蛋白降解(TPD,含分子胶/PROTAC)技术平台的新型药物技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技术优势:累计合成出数百种碱基修饰和糖修饰的核苷分子,数百个亚磷酰胺单体化合物以及数千个脂质体化合物,寡核酸的合成平台也初具规模;公司化学团队研发合成/收集新型linker百余种,并在TPD的基础上与ADC一体化研发平台联动、建立新的DAC平台,开展TPD/ADC一体化研究,进一步把偶联药物拓转到更广阔的XDC领域。
临港基地基于“化学合成与早期工艺开发”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覆盖毫克级到公斤级活性药物分子及其中间体的定制合成、早期工艺开发、特殊化学合成、放大安全评估和分析方法开发等,凭借有机合成与工艺开发的融合优势与药物化学、药效药动等密切联动,持续打造小分子药CRO一站式研发服务平台。报告期内,临港基地持续优化和提升管理水平,顺利通过美国礼来公司的现场EHS审计。
2、药效药动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药效药动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54,712.80万元,同比下降7.98%。药效药动业务板块包括药代药动业务和药理药效业务。其中药代药动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5,040.73万元,同比增长7.37%;药理药效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649.72万元,同比下降26.74%。
报告期内,药效药动业务紧跟技术趋势,持续构建前沿性技术平台,以确保向客户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在小分子分析平台方面,公司新增内毒素和糖脂类药物的药物分析能力,可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更全面的检测支持;伴随着大动物实验平台在数量及规模的持续扩张,大分子PK检测业务、Biomarker分析等业务持续增长。为了满足ADC药物研发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不断完善ADC体内和体外平台,开发了ADC血浆样品的Dar值测定能力,增加了ADC药物评价的载荷释放评价试验以及渗透性评价实验,为ADC药物的体外评价提供了更精准的实验方法。通过持续前制剂实验平台、转化医学Biomarker研究平台、临床样本分析平台以及体外ADME自动化平台,公司进一步实现从体内药理药效、临床前转化科学、早期毒理、IND申报、临床转化Biomarker开发以及临床试验生物分析的一站式服务。
3、大分子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大分子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750.1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73%。大分子业务板块包括生物药研发业务和大分子CDMO业务。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大分子业务板块的订单获取情况未达到预期。在生物药研发业务开展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助力国内big pharma从早期抗体发现到推进新药上市共4件;公司持续通过完善ADC偶联方法开发、拓展ADC分析平台以及完善小核酸和多肽等偶联物的制备和表征方法来提高偶联开发能力、项目承接能力和服务效率以增加业务技术竞争力。得益于ADC药物市场需求增加,公司ADC研发相关订单显著增加,核心订单多来源于海外客户。
在生物药开发与生产服务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建立了AI辅助计算机模拟+实验评估的双重抗体药物成药性评估体系,开发了定点整合细胞株平台,通过了单抗及对称性双抗项目测试,进一步升级了高浓度制剂及其冻干技术平台。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