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966 证券简称:苏州银行 公告编号:2025-055
本行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等相关规定,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进一步深化《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的相关方案,现制定《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估值提升计划》。
一、 触及情形及审议程序
自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本行股票连续12个月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即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4月26日每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2022年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9.69元;2024年4月27日至2025年3月31日每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2023年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0.77元,属于应当制定估值提升计划的情形。
2025年4月25日,本行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估值提升计划》,一致同意公司实施本次估值提升计划。
二、 估值提升计划具体方案
本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融区域经济,聚焦服务实体,强化改革创新,严守风控底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战略,保持稳中有进、进而有为的发展态势。
(一)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服务实体质效
一是高效赋能区域经济发展。锚定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围绕江苏省“1650”和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建设,加大对重点战略、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效,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打造企业百姓信赖的银行。加深与各地主管部门的对接力度,以一体化经营大力探索金融服务新路径新模式,逐项制定综合服务专案,提升重大项目参与度。创新合作模式,深化产融共进,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全方位支持区域发展大局。
二是助力产业升级民生服务。聚焦一体化经营战略,坚定“科创+跨境” “民生+财富”业务双引擎,不断完善科创金融和“苏心”民生金融生态圈。深化客户走访,问计企业摸清需求,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润泽经济活力。打造“苏心零售”系列品牌,做优百姓民生服务;大力发展养老金融,锻造“苏心康养”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升级消费信贷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消费需求。
三是稳健经营筑牢合规基石。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发挥风险合规“压舱石”效用。加快智能风控体系建设,迭代完善新信贷系统,强化形势研判和行业研究,提升风险判断的精度和准度。持续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声誉与舆情管理,切实扎牢风险防范篱笆,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四是精细管理增强综合实力。持续发掘价值创造突破点,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大力拓展有效客户,加强表内外业务一体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全面性。加快推进资质牌照申设,持续加强银租、银基联动,不断深化综合型支行建设,集团综合实力再上台阶。持续抓牢成本管控,加强费用成本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网点产能。坚持以数字化转型增强一体化经营保障,引入云计算、AI等技术,全面开展前、中、后台关键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运营,提升客户体验和管理效能。
(二)深化公司治理,有力夯实经营发展根基
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高效保障“三会一层”机制平稳运行,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管理体系。推动落实独立董事调研工作,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决策专家、经营顾问”的作用。持续推进董事会建设,优化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工作程序、议事规则等,确保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压实股权管理及关联交易管理职责、考核要求、问责机制等,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形成长效机制。发布以“稳健、精进、匠心、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启动人才后备库选拔,加大干部员工轮岗交流力度,完善专业序列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增强队伍向心力。
(三)规范信息披露,有效树立市场负责形象
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不断完善信息披露管理机制,高质量完成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事项的公开披露,向全体投资者及时传递本行各项经营信息,公开、公正、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合规要求,连续4年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最高A类评级。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提升监测、识别、评估、应对和评价的声誉风险闭环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签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任银行原则》,不断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ESG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形式,连续14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全行经营管理,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未来,本行将继续严谨、合规地开展信息披露工作,保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更高效地向投资者传导本行价值。
(四)强化投关管理,建立完善常态沟通机制
紧紧围绕“合规、平等、主动、诚实守信”的原则推进投关管理工作,保持与各类投资者的良好沟通,促进公司价值正向传播。高质高效召开年度业绩说明会,常态化开展投资者调研活动,积极参与券商策略会上市公司交流,创新开展每年度“走进苏行”集体接待日活动,不定期开展重点机构路演推介活动,保持与市场的高频互动。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投资者热线电话等与投资者进行耐心沟通,及时解答投资者疑惑,积极接洽并为中小投资者参加股东会提供便利。2019年8月2日上市以来,本行已连续5年召开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累计组织各类投资者调研活动超200场,回复互动易问题近200条。2025年,本行将进一步提升沟通效率,主动倾听投资者意见建议,加强管理层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增进投资者对本行的认同感。
(五)重视股东回报,持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厚植股东回报理念,健全利润分配制度,滚动制定股东回报规划,在盈利和资本充足率满足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科学的投资回报。近年来,本行现金分红水平稳中有升,现金分红比例始终维持在30%以上。积极响应证监会号召,顺利实施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2025年4月25日,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2024年末期拟派发现金股利8.94亿元,加上已实施的中期利润分配,全年拟派发现金股利合计16.47亿元,占本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50%,占本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4.07%,居A股上市银行前列,本预案将提交本行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未来,本行将继续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在符合利润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实施稳健、可持续的利润分配方案。分红频次方面将响应监管号召,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与投资者共享本行发展成果。
(六)股东高管增持,坚定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2024年9月19日至2025年4月14日期间,本行大股东国发集团以自有资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和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已累计增持本行股份1.89亿股,占本行最新总股本的4.24%,增持资金合计14.94亿元。2024年,基于对本行经营前景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认可,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以自有资金累计增持本行股份60万股,增持金额合计464.03万元,另有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总行部室及分支机构负责人等)及其近亲属 (父母、配偶、子女等)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本行股票150.57万股。未来,本行将继续积极协调、推动大股东增持计划的实施,鼓励高管依法依规实施增持,有效增强市场信心。
三、估值提升计划的后续评估及专项说明
本行属于长期破净情形时,每年对估值提升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后需要完善的,会将完善后的估值提升计划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
本行触及长期破净情形所在会计年度,如日平均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值的,本行将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就估值提升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说明。
四、 董事会意见
本行董事会对估值提升计划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审议,认为相关举措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存在损害本行及股东利益的情形,有助于提升本行的经营质量和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
五、 风险提示
本估值提升计划不代表对本行股价、市值、未来业绩等方面的承诺,计划的实施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六、 备查文件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28日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