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600150 证券简称:中国船舶 公告编号:2025-032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5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关于参加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31)。本次业绩说明会已于2025年5月20日按期召开。现将相关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公司董事、总经理施卫东先生、独立董事吴卫国先生、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王洁女士出席了本次业绩说明会,针对公司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并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回复。
二、本次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1. 投资者提问:1)公司今年提高了营收目标,与哪些因素有关?2)据英国克拉克森最新数据,今年4月,中国船企新船订单再次位居全球榜首,对于中国造船市场前景怎么看?3)与中国重工合并后,公司将如何提升船舶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1)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船舶及海工建造收入,船舶及海工均为订单建造,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公司根据手持订单交付计划、生产任务安排等确定收入目标,同时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早交船、多交船。2)当前全球造船市场处于发展新周期,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造船工业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展现出充分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韧性。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多项海事业绿色发展规则规范支撑绿色船型订单需求,推动船舶工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和绿色新船型的研发储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产品产业发展升级;交船任务显增,生产迈入提速发力期,对公司管理运行、生产资源整合统筹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深海科技政策的推动下,围绕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深海技术装备的需求将会被激发,我国造船业有望在传统产品研制能力基础上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3)本次合并实施后,公司将定位为中国船舶集团船舶总装上市平台,系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公司将紧紧围绕主责主业,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以价值创造为核心,通过核心资产及业务的专业化整合以及技术、人员、生产能力、客户、品牌、供应链等核心资源协调,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聚焦价值创造、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品牌溢价,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紧抓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2. 投资者提问:中国船舶的净利润率,今年能达到15%吗?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将通过不断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船舶交付总量、降低船舶制造成本,努力实现更大效益。
3.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后续是否会有股票回购计划,是否有市值管理的目标?目前经营面对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按照证券监管有关规定,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明确了市值管理的思路和方向。有关回购计划公司目前无应披露未披露信息。
4. 投资者提问:请问施总,刚听到你们说用好政策包,很激动,5.16出台重组新规,简易程序,请问这次你们申请了吗?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系中船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形势和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政策变化,我们将按照上市公司重组有关监管规定,依法依规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本次重组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中。谢谢!
5. 投资者提问:请问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是否有望在中报前完成合并?中报是否可能合并?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重组事宜目前正在推进中,具体何时完成目前尚无法明确,有关重组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告。
6. 投资者提问:请问王总,公司效益提升,订单暴满,为什么营收没增的原因?今年营收会怎么样?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2024年,公司锚定年度任务目标,不断优化经营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的108.84%,扣除2023年确认的海工平台收入影响后,同比上年增长14.04%。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谢谢!
7.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在中船集团中的定位是怎样的,接下来在突出差异化品牌宣传以及ESG工作方面有哪些规划或举措?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承担着“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使命。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建航空母舰、大型LNG船、大型邮轮的上市公司,构建起主业优势明显、核心功能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布局。随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推进,公司将在差异化品牌宣传和ESG工作方面更加突出未来的中国船舶股份在中船集团中所发挥的“职责、使命、功能、价值”。谢谢!
8. 投资者提问:2025年主要经营目标有哪些,以及在深海装备、特种船舶等领域,有哪些战略储备和重点项目安排?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完工计划为实现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载重吨,修船完工270艘/19.35亿元,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从战略角度来看,深海科技产业链条长、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性强,涵盖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信息服务、深海养殖、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深海科技将催生出探测、通信、装备、材料及服务等方面的新需求。其中,与船舶行业紧密相关的包括深海进入/探测、资源开发装备等,深海装备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属性,深海科技的加快发展需要大量深海装备支撑,将会带动一系列配套及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带动深海通信、深海服务等产业发展。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进一步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积极构建深海科技“研发-验证-应用”闭环,形成“科研成果反哺产业、产业需求牵引科研”的良性循环,促进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提升深海开发技术与装备市场竞争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大力提升公司估值科技含量,多元开拓未来利润增长点。谢谢!
9. 投资者提问:目前韩国大型造船厂扩大产能的策略是将部分订单转包给中国的船厂。那公司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造船企业,有没有调整策略,将部分订单转包给民营船厂进行生产,腾出船台来抢占高价值订单?
回复: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下属企业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需要,积极探索、合理增加生产能力,尽可能挖掘自身潜能、寻求外延式机会提升生产效率。例如:2025年3月,公司子公司外高桥造船举行1000吨龙门吊项目交付仪式,助力船坞产能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正在开展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公司的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产能优势进一步释放。谢谢!
三、其他说明
关于本次业绩说明会的全部具体内容,详见上证路演中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在此,公司对关注和支持公司发展并积极提出建议的投资者表示衷心感谢!
特此公告。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5月21日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