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吴昌硕刻 寿山田黄石“一月安东令”
田黄博古钮印(一对)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吴昌硕刻 寿山田黄石“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
众所周知,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石同内蒙古巴林石被篆刻家称为“四大国石”,其中寿山田黄石、白芙蓉石和昌化鸡血石又并称“印石三宝”,寿山石独占其二,可见寿山石既易于篆刻又能赏玩,在篆刻家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早在元明之时,寿山石并没有今天的地位,直至康熙戊申年间才声名鹊起。王士禛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成书的《香祖笔记》中载:“印章旧尚青田石,以灯光为贵。三十年来闽寿山石出,质温栗,宜镌刻,而五色相映,光采四射,红如靺鞨,黄如蒸栗,白如珂雪,时竞尚之,价与灯光石相埒。近斧凿日久,山脉枯竭,或以芙蓉山石充之,无复宝色,其直亦不及寿山五之一矣。二山皆在福州。”寿山石在清初受到热捧,无论民间或是宫廷都在以寿山石作为印材,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记:“田黄、田白价逾黄金,产量甚少。其他山水坑者产量极多,故市上所售石章,以寿山石占最多。”而印材的拓展恰好是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的标志之一,随之而来的则是篆刻家对石材品质、性能等要求的逐步提升和品评标准的建立,铜、玉、牙、角等传统材质在民间逐步退出篆刻用材的历史舞台。
田黄石作为寿山石乃至中国印石中最珍贵最具有代表性的印石,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资料来看,我国数十家文博机构均收藏有古代、近现代及当代田黄石印章及其他类型的雕刻作品。田黄石的质地有“温、润、结、细、凝、腻”六德之说,为极佳的篆刻材料。田黄石虽隶属于寿山石类目,但其发掘却无矿脉可寻,而是不规则地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中一条全长8千米的溪流中。作为一种稀缺的宝玉石材质,明末清初至今,田黄石备受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钟爱,故宫博物院就藏有包括清乾隆三联印在内的大量田黄石玺印。
历代藏石、赏石者将田黄石视为必须储蓄之物,清末民初,更是有众多富商巨贾和文化艺术名人收藏鉴赏田黄石,非有一定财力而不能得。赵汝珍在1943年出版的《古玩指南》中载:“普通之寿山石,仅数元之值。田黄则自出世以来,即高黄金之一半。如金价廿元一两,黄金需三十元一两;金价贵至四百元一两,田黄则须六百元一两。田白尚较田黄为贵,且均以两计。足征其可贵也。”如吴昌硕就极为钟爱田黄石,今天西泠印社收藏的文物珍品中,有一批吴昌硕自镌自用的文房书画印,共十二方。印学史上一位篆刻家存世的自用印有数十方乃至百余方的并不罕见,但是像吴昌硕这十二方田黄石自用印,印材全部是珍贵的田黄冻石,可以说是极其难得。田黄石作为籽料独石,多数情况下断然不会采取切章的处理方式浪费材料,而多是采用薄意技法依形就势制作随形章,但是这批田黄石除一方椭圆,其余十一方均为正方形,材质品相皆属上乘,钮式精美。佳石佳刻,相得益彰,弥足珍贵。可以说,这一套吴昌硕田黄自用印是独一无二,并世难觅,可称作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
与石质印材品类质地优劣高下的确立伴随而来的是根据所刻石材价值差异,篆刻家润例亦不相同,劣石则被拒绝篆刻,早在1935年出版的《南京市各业概况调查》中就记录有治印收费例:“鸡血石每字十五元,田黄石每字十二元,各种冻石每字十元,寿山石每字五元,寿田石每字三元。印大过八分见方者,加倍收费。至于刻小图章收费情形例下:石质章每字四五角,牙章五角至一元,水晶章二元至四元,玉章四元至六元。此为本京各种刻印业大概情况,至于刻字专家,亦甚多。”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任何时候优质石材都是稀缺的,晚清书画篆刻家、鉴藏家吴云在致陈介祺的书信中也曾慨叹:“即如印石一门,所出者尽是新坑,石质粗糙,不堪寓目,无论田黄、青田,近并寿山石之佳者亦渐少矣。”随着时光流转,虽然历史上篆刻名家以田黄石等上等印石为材料刻制的印章必定不在少数,然而每经易主,多数印章会被磨去旧篆改镌他姓,历经数次章料磨损殆尽不堪用。这也致使篆刻史上的一些名家大师,拒绝在贵重的石材上篆刻,以免被重材轻刻的后人磨去印文边款另篆新文,普通石材大概率可以躲过被磨掉的命运,能够保存、流传更久远的时间。
当下,随着寿山石资源的日渐稀缺和篆刻艺术的蓬勃发展,工料俱佳的当代寿山石印章完美品的价格与日俱增,田黄石、荔枝洞石、芙蓉石等寿山石中高级石种的质优者在拍卖市场上更是屡创价格新高,即便没有名家大师雕刻工艺附加值的完美品素章价格也在近年来逐年攀升,未来必是篆刻家、雕刻家竞相收藏的对象。篆材质地优良、名家琢篆、传承有序的印章传世品尤其是当中的“绝品”,以其稀缺性、研究价值等更成为无数收藏家和篆刻家争相竞购的对象。篆刻名家自用或为他人篆刻的印章,作为研究篆刻艺术流变、篆刻家风格特点、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间的交往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艺术、历史价值。(文/董胤)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