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149                 证券简称:睿智医药                   公告编号:2025-59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是 R否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R适用 □不适用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R适用 □不适用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79.80万元,同比上涨14.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8.21万元,同比上涨140.35%。收入同比上涨主要系公司进行了组织结构优化、战略调整,加强前端商务拓展团队的市场拓展能力,加大力度拓展获客渠道,使得订单量增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涨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同时公司采取了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服务数量与项目数量均实现稳健增长:服务客户数量1,026家,同比增长5%;承接项目数量2,572个,同比增长9%。其中,新客户数量187家,同比增长12%。尤其是在新模态药物领域,XDC、多肽、小核酸及PROTAC等相关订单增长显著,占总体订单规模的比例较上年同期有大幅提升,从8%增长至17%。

  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化学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化学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108.0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6%。由于化学研发业务所处的市场发展成熟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并且现有部分客户减少化学药物投入,转向生物药研发等原因,导致化学板块的业务有所减少。为此,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实现服务客户数量398个,同比增长11.31%。

  在业务开展方面,公司针对新型药物及中间体业务,持续打造ADC的Payload(如抗癌小分子毒素和靶向药物)及linker、共价结合药物、PROTAC和分子胶、新型核苷合成、糖化学、多肽合成、小核酸以及新模态偶联等技术平台。

  在ADC Linker-payload合成化学方面,创新性开发了多个新型Linker-payload,深入开展了新型多肽/抗体偶联物的研究及新型偶联方式的研发,开发双Payload的技术,有多项ADC化学的平台型专利申请。报告期内,针对payload在靶癌细胞外非特异性释放可能引发的健康组织毒性并降低治疗指数的技术难点,公司自主研发了新一代C2LPTM连接子技术平台。该平台通过两次切割机制控制活性payload的释放,有效降低了脱靶毒性,提升了治疗安全性;为应对ADC疗法中普遍存在的肿瘤清除不彻底和耐药性问题,公司同步开发了CLP2TM-ADC技术平台,为客户改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积极推进符合国际标准的OEB5级高活性药物生产车间建设。该车间建成后,将全面覆盖linker-payload合成、抗体生产及ADC药物的全流程CMC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司在ADC领域的全链条研发能力。

  在多肽化学方面,积极拓展复杂大环肽合成、GLP-1 peptide、PDC、RDC业务,通过多肽设计、合成、分析、纯化、工艺开发等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高通量的环肽生产和筛选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环肽产能提升,由100条/周增至300-350条/周,进一步增强了高通量环肽生产与筛选服务能力。

  公司以化学技术平台为基石,持续强化小核酸与蛋白降解(TPD,含分子胶/PROTAC)领域的分子设计能力,已累计开发数百种修饰核苷、亚磷酰胺单体及新型Linker。报告期内,公司小核酸团队深入研究肝外靶向递送技术,通过偶联技术优化和双靶点siRNA设计,解决核酸药物的组织递送与耐药性挑战。同时,通过多肽、小核酸以及TPD与ADC平台的联动,拓展至更广阔的XDC领域,形成从底层化学到应用开发的完整技术链条。

  临港基地基于“化学合成与早期工艺开发”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覆盖毫克级到公斤级活性药物分子及其中间体的定制合成、早期工艺开发、特殊化学合成、放大安全评估和分析方法开发等,涵盖小分子、TPD、linker-payload、寡肽和多肽、核苷单体、复杂脂质分子等,凭借有机合成与工艺开发的融合优势与药物化学、药效药动等密切联动,持续打造小分子药CRO一站式研发服务平台。

  2、药效药动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药效药动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29,310.51万元,同比增长13.44%,服务客户数量475家,同比增加5.68%。药效药动业务板块包括药代药动业务和药理药效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药代药动与药理药效两大核心业务的技术平台建设,积极布局新模态药物研发前沿领域,以高效响应客户日益增长的研发需求。

  在药代药动业务方面,公司围绕新模态药物研发需求,构建了覆盖吸收与分布、代谢产物鉴定、特殊实验模型及免疫原性分析等多维技术平台。建立体外透皮试验和大鼠脑微透析模型,分别用于评估外用制剂皮肤吸收及药物脑组织分布;开发小鼠胆管插管和大鼠在体肠灌流等特殊模型,研究药物胆汁排泄和肠道吸收代谢;搭建反应性代谢物捕获鉴定、环肽/ADC药物分解代谢分析及小核酸代谢稳定性评价体系。

  在药理药效业务方面,自免药物研发平台成功开发30余种细胞因子-受体互作及激活检测实验,靶点覆盖能力持续增强;细胞内蛋白降解(PROTAC/分子胶)检测平台、CRISPR-Cas9基因敲入技术等新方法稳步推进,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在自免、肿瘤等热门领域的应用;完善了疼痛、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平台,已建立包括原代神经元、多种动物模型及行为学检测在内的完整药效评价体系。同时,公司在iPSC与类器官、离子通道稳转株、小核酸体外检测、脑电图生物标记物及眼科疾病模型等多个新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进展。

  3、大分子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大分子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459.41万元,同比增长54.68%。大分子业务板块包括生物药研发业务和大分子CDMO业务。

  在生物药研发业务开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助力1个国内Big Pharma从早期抗体发现到推进新药上市;公司持续通过完善ADC偶联方法开发、双抗ADC和双药ADC的偶联制备技术、拓展ADC分析平台以及完善小核酸和多肽等偶联物的制备和表征方法来提高偶联药开发能力、项目承接能力和服务效率以增加业务技术竞争力。

  在生物药开发与生产服务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建立了AI辅助计算机模拟+实验评估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成药性评估体系,开发了定点整合细胞株平台,通过了单抗及对称性双抗项目测试,进一步升级了高浓度制剂及其冻干技术平台。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