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赵之谦《隶书八言联》

  赵之谦 隶书百种五福八言联

  清人喜以长锋羊毫作字,笔法自此为之一变。表现在篆隶上有两种笔法:一是以邓石如为代表的中锋派,人数最多,变化也多,但均以中锋为形质,以功力胜;二是以赵之谦为代表的侧锋派,受碑学影响,以侧锋写篆隶,功力有差,而风姿妩媚动人。后者在当时虽然评价不高,但在书法史上却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㧑叔,号冷君、悲庵、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咸丰九年(1859)举人,历官江西奉新、鄱阳知县。晚清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和画家,篆刻成就尤为突出,与吴昌硕、黄士陵齐名,为清末印坛三大杰出代表。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致力于北碑而成为碑学派大师,篆隶取法邓石如而别有创意。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认为:“㧑叔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靡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则㧑叔之罪也。”这一看法在当时颇有代表性,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显然失之偏颇。就目前常见的作品来看,赵之谦魏碑笔意的楷书与行书大都并不靡弱,靡弱者仅其部分篆书和隶书而已。赵之谦本人不是无法做到笔力的倔强与张扬,而是意在摈除碑版中的刚戾之气,矫正当时碑学易见的作字积习,由气势转向韵致,由俗返雅。这样一来,得失参半和不为人所理解也就很自然了。

  马宗霍《书林藻鉴》引向燊的话说:“(赵之谦)其书姿态百出,亦为时所推重,实乃邓派之三变也。”赵之谦作隶书虽以邓石如为宗,但由于其碑学根底,挥运中流露出魏碑笔法是很自然的。

  此作以软毫书写,笔意极强,有明显的提按顿挫和轻重缓急,能见笔锋的起止藏出,克服了刻板呆滞之病,其委婉动人处较邓氏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魏碑笔法,主要表现在用笔以侧锋取势而造成的方笔效果,横画尤为突出,一如其行草作品,不讲究逆入平出,亦无回锋,至笔画末端便戛然而止,正如马宗霍《霋岳楼笔谈》所说:“其作篆隶,皆卧毫纸上,一笑横陈,援之不起,而亦自足动人。”(文/毕直)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